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

ID:2501560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_第1页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_第2页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_第3页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_第4页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小学活动课的特征及教学方法初探单位:随州铁小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活动课可分为五大类: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育类。各类活动课虽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但各类活动课也不是绝对孤立的。例如:智育类的活动课就可以有德育类的内容,体育类活动课也可以有智育类的内容。对于小学智育活动课,我认为它的目的有四:①训练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③加强书本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上好小学智育类活动课必须把握好活动课如下五个特征:一、主体性主体

2、性是小学智育类课程的核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课程目标,这是衡量小学智育类活动课程效果的重要标准。主体性体现在:①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②课堂要以学生活动为主;③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例如:在安排“几何图形与玩具”这一活动课时,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

3、”、“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了“训练学生具有敏捷思维能力”的目的。二、趣味性趣味性是小学活动课程成败的关键。在活动课程中,趣味性要放在所有问题的前面考虑,活动课必须具有独特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愿活动并主动创造;不然,活动课一切特点将无法体现。例如:某班学生爱静不爱动,动手操作能力差,但思维反应能力较

4、强,在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就可以开展类似于“讲述数学家的小故事”,“出个数学急转弯”,“开个数学小玩笑”等数学活动。这样,趣味性就体现出来了,大多数人才能在兴趣的吸引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和增长对数学的兴趣。三、活动性活动性是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活动课要在“动”字上下功夫,活动课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实施。活动性表现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活动课要让活动贯穿于始终。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配合,协调活动,让学生在

5、活动中感受到愉快、轻松、快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在活动课中,我们要注意“做中学”、“学中做”,可以开展例如: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之类的活动。四、知识性一堂好的活动课必须要有充实的内容,这个“充实的内容”就是知识性。在开展活动课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要学生干什么”、“学生怎样干”、“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目的”。第一个问题可以由活动课的趣味性而定;第二个问题,可以由活动课的活动性而定;第三

6、个问题,则由活动课的知识性而定。同一样的活动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程度而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开展“奇妙的数字”数学活动课时,教师写出的数字一样(0、1、2、3、4、5、6、7、8、9),但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知道“0”像鸡蛋,“1”像笔杆,“2”像折尺,“3”像方便面……;高年级的同学则可以知道,音乐中的简谱是由数字中的1、2、3、4、5、6、7组成的;任何数与“0”相碰(即相乘)都变成了零,变得一无所有等内容,至于怎么去挖掘,挖掘得有多深,怎么去引导,主要从活动性中去体现了在开始活动时,一定要有一个目的

7、,所有的知识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投其所好(即兴趣)。五、思考性加强思维开发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重要,所以,活动课要突出“思考性”。思维就是内化的动作,思维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实际操作,才能树立清晰明确的具体形象。在活动课中,可以安排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通过这些充满逻辑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勤思、善思,从活动中得到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活动都需要总结、归纳,一总结、一归纳思考性就体现出来了。活动课五方面的特征,应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逐渐

8、显现,逐渐完善。这五个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小学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其中,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小学活动课的核心,它决定着小学活动课要以思考为主,使学生能利用知识、丰富知识和发展综合能力,而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则应是开放的、多样的。只有充分发挥以上所述的五个特征,我们才能上好智育活动课,也才能使智育活动课与智育类学科课程形成合理的教学结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