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ID:25040957

大小:7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东城双语学校主题学习备课卡备课年级五年级备课组长窦荣芬备课成员王瑞香陈学花王兴东张玉芝备课时间2011、11、研讨地点五级部办公室备课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百折不挠”的主题为主线:《天火之迷》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研究和实验,揭开了雷暴的秘密;《厄运打不跨垮的信念》是讲清代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诺贝尔》则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5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一个多音字;  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会运用“不足为奇”等词语造句;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百折不挠”的单元主题。  5.学会有序观察看图,了解图意,根据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编写故事。教学重点1.《天火之迷》:重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词语

3、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数据的使用的作用,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3.《诺贝尔》: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文析句中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教学,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句的意义,在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并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2.感悟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教学策略1.

4、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感受课文主题和精神;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3.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重点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4.有序看图弄清图意,展开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想象事情的结果,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再完整地把故事写下来。  5.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模块——预习达标(4课时)修改区一、谈话导入单元同学们,任何一个人

5、的成功都离不开艰难的探索和辛勤的付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不屈不挠,毫不退缩,向着一个目标锲而不舍,专心致志,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探索者、拼搏着,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你知道古今中外的这些名人吗?(生回答)。对,诺贝尔、爱迪生、李时珍、齐白石等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六单元《生命的强音》。二、自主预习(一)认识生字要求: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认读,借助工具书或是根据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检查、听写。(二)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知内容要求:概括出每篇文章的主要内

6、容,小组内交流。(四)提问题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三、预习达标1、小组内预习达标检查:六人为一小组,小组长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只交流不评价。  2、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四、教师抽查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五、指导书写教师指导较难写的字。教学过程第二模块——预习达标(2课时)修改区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

7、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文脉。  1、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