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

ID:25052142

大小:72.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_第1页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_第2页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_第3页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探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临床监测中PICCO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38例危重患者,对PICCO监测与护理配合下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PICCO临床监测与护理配合危重患者治疗,仅有2例死亡,其余36例成功治疗并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出任何并发症,且导管不存在堵管等情况。结论:危重患者中PICCO临床监测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关键词】危重患者;PICCO临床监测;护理【中图分类

2、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14-01作为当前危重患者临床检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PICCO应用优势极为显著,如心搏量变化、外周血管阻力以及心排量都可被有效监测,且有精确、简便以及创伤小等特点。但需注意PICCO临床监测下,要求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使PICCO的应用效果得以改善。木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危重患者38例,年龄32〜76岁,平均(58.3±3.7)岁。经过诊断发现,重症肺炎、先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容量性休克

3、、脓毒血症、肺心病等各9例、5例、12例、5例、3例、4例。1.2方法1.2.1PICCO监测危重症患者监测中PICCO的应用,体现为:①监测通道构建,可在锁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方面进行静脉通路的设置,使PICCO监测仪与静脉导管连接,并注意在二者连接后与三通保持连接,其中的三通作为关启通道,-•般要求注射的冰盐水低于4°C。同时注意,需将PICCO监测导管置于股动脉处,其中一侧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电缆连接,用于测压,而另一侧与温度测量电缆连接,用于测温;②测量过程,将适量冰盐水注入中心静脉中,稀释过程会在计算机显示出来,根据股动脉压力波形与计算机显示结果,得

4、到相关的参数。应注意测量中要求控制好冰盐水剂量,保证注入中以快速均匀速度为主[1】。1.2.2护理PICCO监测方法应用的冏吋,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PICCO应用中可能使患者产生疑虑,对其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担忧,要求护理人员将PICCO监测必要性、安全性等向患者及其家属阐明,并告知PICCO监测应用下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过程;②PICCO管理,如在导管应用方面,要求固定好导管,切忌有漏血、导管脱开等情况出现,护理人员在导管护理中需对压力套装是否达到300mmHg进行判断,避免导管中发生血液逆流。同时注意,导管冲洗予

5、肝素盐水(0.9%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5000ü),30min~60min冲洗一次。另外,对于敷料,要求每天更换一次。若发现敷料被污染或者有潮湿情况,需做好更换工作,并选择安尔碘进行消毒。除导管护理外,PICCO管理中对信息管理要求也较多,如为使测压准确,患者取平卧位,在右心房处水平放置已调整为0的感应器;③病情观察,护理中需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实时观察,结合PICCO以及CVP等结果,对补液性质、补液量以及补液速度进行调整[2】。2结果38例患者治疗中,患者成功解救例数36例,仅出现2例死亡。同吋利用PICCO监测中,留置吋间2d〜7d,

6、拔管吋未发现有堵管或意外拔管情况,且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栓塞、出血以及感染情况。3讨论3.1PICC0应用机理与应用优势分析PICCO主要指结合脉搏波型轮廓分析、经肺热稀释技术的重要技术,可对血液动力进行监测测量。其中的热稀释方法应用下,主要可进行心输出量的测量,并对动脉压力波型曲线分析,可达到心输出量获取的S标。而其余如血管外肺水、胸内血容量计算方面,都可依托于PICCO实现。以苏中胸内血容量计算为例,其相比中心静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压、肺动脉阻塞压等,在心脏前负荷指标方面,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来。从PICCO应用优势看,集中表现为:①

7、创伤小,无需考虑肺动脉导管放置问题,仅需保证动脉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放置合理既可;②能够达到动态与连续测量的0标,如心脏跳动下心输出量、容量反应性以及后负荷等都可被测量出来;③导管位置确认中,无需借助胸部X线;③参数准确,所测定的压力与温度都可用于治疗中的参考数据,加上计算机的配合使用,更能提升参数的准确性。此外,需注意的是,PICCO监测中,医护人员需对对其参数所代表的意义正确认识,如CI方面,若保持为2.50L(min?m2)以下,多为心衰,而在1.8L/(min?m2)以下时,可能有心源性休克。再如CEDI,—般以680〜800ml/m2为界限,超出该范

8、围表示前负荷过重,而低于该范围说明前负荷不足。对于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