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

ID:25076099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_第1页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_第2页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_第3页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_第4页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关于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导读:编者按  今年11月7日,是《中国青年报》复刊35周年,在这里,我们刊出毛浩先生的讲演稿,一方面回顾中青报35年的历史足迹,另一方面,对如何办好全媒体时代的纸媒引以深思。  各位新同事: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个交流。我是1984年到报社的,那个时候——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中青报最辉煌的黄金时代,我有幸躬逢其盛。后来又历经报社20多年的变迁,作为一个次老报人——川总、春龙他们是复刊后的第一拨,我们应该算是第二拨——对《中国青年报》的文化传统有全媒时代的中青文化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一些感

2、受和深思。在这儿做一个交流,供大家参考。我交流的题目是“全媒时代的中青报文化。2008年“5.12”,就是汶川地震的那天,我参加北大财经班10周年的一个庆祝活动,听林毅夫教授做了一次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讲演。那个时候,林毅夫已经被任命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即将赴任。在他赴任之前,做了一次演讲,讲的不是经济话题,讲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林先生从世行回来后的经济观点我不敢苟同,但当时他的这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演给了我很多启发。他借用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将文化分为器物、组织和价值三个层面,而组织与价值层面的文化并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跟先进的经济基础形成

3、自洽。他就认为,以儒教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并不天然落后于基督教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文明”并不天然落后于“蓝色文明”。相反,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形成器物、组织和价值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洽,从而承载起中国的现代化。这个演讲当时给了我很大启发,也引起了我一些深思。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报纸不仅要跟报纸竞争,还要跟电视、X络竞争;体制内的媒体也不仅是跟体制内的媒体竞争,还要跟市场化的媒体去竞争。市场一体,赢家通吃。央视的奥运转播灭了其他电视台,也灭了纸媒的赛事报道。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在未来几年内,除了少数几家报纸将会保留事业单位之外,其他大多数媒体都将会转

4、制。本报保留为事业单位,但列为时政二类,没有财政补贴。即便是作为时政一类的《人民日报》,也只是获得了政策性支持或一定财政补贴,你的注意力和影响力和更宽裕一点的经济环境仍然需要到市场上去争取。在全媒时代,中青报的文化传统是否就过时了?怎么变革?怎样在报道方式、传播形式以及体制机制、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形成新的自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理由。我2009年4月份的时候去了一趟俄罗斯,专门去考察了《共青团真理报》。本报创刊的时候就是学习《共青团真理报》,去苏联学习回来创办的《中国青年报》。他们目前已经是俄罗斯第一大报,日报发行85万份,它的周末版很厉害,300万份。办有电台,正在筹办电视台,是非常牛的

5、一家媒体。在美国,没有政府买单的报纸。政府买单的媒体只有一家,就是“美国之音”电台。它是二战期间,为了对跟它交战的那些国家进行宣传创立的,二战结束后还延续下来。但是它的广播只能是对境外,不能是对国内播放的。话头再找回来。既然器物和组织方面我们都没有优势,那为什么迄今我们还能在业内保持一定的领先呢?我认为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在起作用。中青报的价值体系是历代中青报人心血的凝聚,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呵护、传承和光大这些核心价值,是全体中青报人的天赋使命。除了党报机关报共有的核心价值,中青报还有以下格外突出的核心价值,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追求公平、公开的新闻理想;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的大

6、报气质;跌肩担道义、经时济世的家国情怀;勤于探索、引领风气的先锋意识和崇尚、尊重个性的团队精神。1993年,国内出现过一个轰动一时的沈太福集资案。大家可能现在不太知道,但是当时是非常轰动的。据当时经济蓝汛的主编王安回忆,因为集资是非常需要媒体的配合的,为了滚打集资的“雪球”,沈太福用了3干多万做“红包攻势”。当时的3千多万大家可以想想有多厉害,把包括当时的《科技日报》社长李校时在内的一大批记者和社会名流都拉下了水。当时国内新闻界只有中青报独家刊发了一篇叫《长城上吊起个馅饼谁敢咬?》的稿件对它提出了质疑。这个案子后来东窗事发,沈太福要做最后一搏,他自己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要状告当时央

7、行的行长李贵鲜。在那个时候,你想这种事情多么具有轰动性,同时刊登这样的稿件要多大胆。但是也只有本报刊登了这条消息。就因为刊登了这条消息就引发了外界对中青报被公关的传言,当时也有传言说王安跳楼自杀了。清查小组也不相信能有媒体逃得过这么强大的红包攻势,就查。后来实在查不出什么,就说新闻发布会上发的那个车马费,你们领了没有退。王安就说,肯定是你们自己内部的人领了,不信我们就做司法鉴定。就这样这件事情才最后不了了之。10年过去后,当繁峙矿难包括4名新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