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

ID:251071

大小:3.9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7-07-14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_第1页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_第2页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_第3页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_第4页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分步成本制度學習目標介紹分步成本制度敘述存貨之衡量與會計處理程序編製生產成本報告分析多部門分步成本法依據製程特性計算產品成本在製造流程中,從黃豆到黃豆原油和含溶劑豆片聯產品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成本,包括黃豆原料成本以及加工過程所投入的成本,稱之為聯合成本。為了要正確的計算產品成本,大成長城公司的會計部門,需要採用客觀合理的方法將聯合成本分配到各項產品上,以便於正確地計算出各項產品的成本。引 言本章先討論成本的累積方式、約當產量的觀念。其次,介紹在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下,生產成本報告的編製方式;接著,說明後續部門增投原料後生產成本報告的編製方式。最後,介紹分批成本制度與分步成

2、本制度的混合成本制度,也就是所謂的作業成本制度。4.1分步成本制度的介紹本章所討論的分步成本制度,則適用於大量生產方式。4.1.1分步成本制度的特徵公司採用分步成本制度來計算產品成本,需遵循下列各項步驟:由每一製造部門或成本中心來累積成本資料,每一個生產部門有其部門別在製品帳戶,此帳戶用來借記歸屬於該部門的成本,及貸記轉至次部門繼續生產的成本,或生產完成轉入製成品的成本。4.1.1分步成本制度的特徵期末在製品均折算為製成品的數量,再加上當期製成品的數量,即可得約當產量(equivalentunits),在某特定期間內,將部門的總成本除以該部門的總生產量以求出單位成本,例如計算原料成

3、本的約當產量。將每個生產或成本中心部門所發生的總成本,明確的區別為製成品成本(或轉至次部門繼續生產的成本)和期末在製品成本兩大類。運用生產成本報告(costofproductionreport)來定期蒐集、彙總與計算各部門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4.1.2分步成本制度的產品成本流程類型一的公司擁有三個部門作業,於部門A投入原料,並加入人工與製造費用。當產品在部門A工作完成後,即轉入部門B繼續生產,直到部門C完工後轉入製成品帳戶。類型二的產品並非經由三個部門順序生產,係分別先於部門A與部門B製造兩種不同的在製品,然後匯流入次部門C,並加入原料、人工及製造費用繼續生產,使其完成並轉入製成品

4、。圖4.1產品成本流程4.1.3分步成本制度與分批成本制度的比較相同點最終目的是計算產品的單位成本及使用相同的會計科目。相異點參見表4.1。表4.1分步成本制度與分批成本制度的相異點圖4.2分步成本制度與分批成本制度的比較隨堂測驗何種產業最有可能使用分步成本制度?(A)建築業(B)電信業(C)出版業(D)汽車修理業解答:(C)隨堂測驗下列何者為分步成本制度的特性?(A)適用於按標準規格製造產品的行業(B)只有一個在製品帳戶(C)成本按工作批次來累積(D)適用於廣告公司解答:(A)4.2存貨之衡量與會計處理程序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IAS2)「存貨」規定,企業針對性質及用途類似之存

5、貨,應採用相同的成本公式來衡量存貨價值,成本計算方法選定後,必須於各期一致使用。存貨平時按標準成本計價,於財務報導期間結束日再予以調整,使其接近按加權平均法計算之成本,再依此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者認列。淨變現價值係指估計售價減至完工尚需投入之估計成本及完成出售所需之估計成本後之餘額。例如,勝利公司的寶特瓶產品所需塑膠粒原料於年底之帳面金額為$600,000,但勝利公司管理階層判斷$450,000為淨變現價值之最佳可得估計金額,所以認列沖減原料帳面金額之分錄如下:4.2.1存貨之衡量以下例子為莎士比亞公司於2012年12月31日針對兩種類型的期末存貨,以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4

6、.2.1存貨之衡量4.2.2會計處理程序在分批成本制度下,領料單是記載各批次訂單的直接原料之基礎,在一般大量生產的工廠,原料僅於開始生產之部門投入,記錄某期間內耗用原料成本之分錄如下:在分步成本制度下,人工成本是按部門來認列,可免去按批次累積人工成本之繁瑣工作;計工單由每日計工單或每週計時卡取代。4.2.2會計處理程序不論分批或分步成本制度,生產部門與服務部門所發生的製造費用,均先彙集於製造費用明細帳中。每當費用發生時,先將其記入製造費用實際數,然後再過帳到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析表。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記入統制帳之分錄如下:4.2.2會計處理程序在分攤製造費用時,分攤基礎的選擇應以各生產

7、部門之實際作業(直接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為基礎。製造費用按預計分攤率來分配時,各生產部門應共同負擔的製造費用總額,需轉入在製品帳戶,分錄如下:如採用預計分攤率分攤製造費用,則在期末時,應將製造費用統制帳(實際數)與已分攤製造費用(預估數)二者之間的差異處理方式參照第3章分批成本制度。4.3生產成本報告生產成本報告的編製步驟如下:分析產品的實體流程。依據在製品完工程度,計算約當產量。彙總成本資料並計算單位成本。分配總成本到製成品(或轉至次部門繼續生產之成本)和期末在製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