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ID:25129437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上传者:U-96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徐索菲(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130012摘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持久性动力。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均有不断增加,但平均消费倾向却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物价指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未来预期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树立藏富于民理念、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领域的投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等,既是关注民生的政策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前提和基础。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未来预期;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F0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104-076-04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和一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持久性动力。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我国长期倚重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受到了挑战。针对我国外需市场的萎缩和发展模式的粗放效应,十二五规划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提到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研究制约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因素,对于扩大内需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的居民消费逐渐成为引领我国消费需求的主导力量。据统计,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占社会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已由1978年的379%上升到 2009年的762%,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却呈明显下降趋势。1990年到2009年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847%下降到了714%。其主要原因如下:1居民收入绝对水平低,增长缓慢。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虽然存在很多方面,但收入却是其中最主要因素。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收入与消费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受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在一般情况下,消费总是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人们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反之则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从总体上看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其绝对水平还是明显偏低的。首先,从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量看,2001~2009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997%,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仅约7%。其次,从居民收入增长的绝对量看,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29859元。可见,这样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我国的消费品物价不断上涨和收入分配严重分化的条件下,普通居民的消费支出只能用于满足中低档收稿日期:2010-03-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JL056作者简介:徐索菲(1983-,女,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物质消费需要,很少用于满足高档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要,从而限制了居民消费的扩大和升级。2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预防储蓄理论认为,人们为了应付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必须对消费和储蓄的规模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生命周期中多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需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呈现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上升,正是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直接相关。首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高就业,铁饭碗的局面已被打破,大批职工下岗、就业竞争加剧、消费者对未来预期前景看淡,家庭收入缺少稳定性。[1]其次,医疗体制改革使政府对公立医院拨款减少,医院的市场化运作,个人医疗支出不堪重负。近几年,虽然我国加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也相对提高了补助标准, 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迫使城镇居民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医疗支出而进行较预防性储蓄。第三,政府的教育投资增长乏力,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不到4%,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在社会对专业化学前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家庭为使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花费大笔教育费用,至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更是一笔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所以,城镇普通家庭为应对配养子女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而被迫缩减消费,增加储蓄。最后,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房产价格不断飙升的情况下,没有个人住房或只有一套简陋住房的城镇居民,也不得不限制消费而进行储蓄。3证券市场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替代效应。持久性收入假说理论认为,金融资产在对居民消费的解释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建立,股票成为越来越多城镇居民的投资工具。自2005年以后,我国的股票价格一路飙涨,2007年上证综指一度突破6000点大关,[3]证券市场的强劲表现吸引了大批城镇居民涌向股市,直到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才结束了我国股票市场的这轮牛市。股票价格的变化影响着居民的金融资产价值。股票价格上涨在为居民带来财富效用的同时也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替代效应。首先,股票价格上涨会使持有股票的消费者可通过卖出股票赚取利差增加实际收入,即使不变现,股票价格上涨也会使投资者因预期未来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而增进消费,但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又会对社会资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消费者会减少储蓄和当期消费而加大投资;其次,股票价格持续下跌时,由于投资者被套牢,资产无法变现又进而导致减少消费。因此,股票价格的变动既可为城镇居民带来财富效用,也能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替代效应,股票价格变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1相关指标选取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代表城镇居民在一定时期的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示城镇居民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反映居民对下季度收入变化的预测与判断,该指数数值越高, 表明居民对下季度收入改善越乐观,反之则越悲观;城镇居民未来价格预期指数反映居民对下季度物价走势的预测,该数值越高,居民对下季度物价上涨的预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这两个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城镇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的感知程度。上证综指收益率能够度量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反映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变化的重要指标。因考虑到城镇居民未来价格预期指数与房地产价格指数变化基本相同,未来价格预期指数除了反应一揽子物价水平上涨的预期外也包含了房价的影响,所以本文不单独考虑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根据选取的上述指标,可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收入、未来预期及股票价格对消费需求的影响。2数据来源及变量处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1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长度为36。为了剔除价格影响因素,用以2000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得到实际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数据。考虑到变量量纲的统一,并消除季节的影响因素,计算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季度同比增长率(Ct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同比增长率(Yt,所有计算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RESSET宏观数据库;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YEt和未来价格预期指数(PEt均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上证指数季度收益率(stockt来自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3模型建立与估计由于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会带来虚假回归的问题,因此在建立回归模型以前应先对各回归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判断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表1ADF检验结果变量水平值检验结果 检验形式(C,T,KADF统计量临界值结论C(C,0,1-346-295**平稳Y(C,0,1-390-3633***平稳YE(C,T,5-372-3568**平稳PE(C,T,4-447-4285***平稳Stock(C,0,1-312-295**平稳注:1检验形式中的(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是否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选取的滞后项阶数。2最佳滞后阶数K的确定是基于AIC准则。3**和***分别表示在5%、1%显著水平下ADF统计量的临界值。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序列的ADF统计量的值都小于相应的临界值,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可以建立如下回归模型:Ct=0+1Yt+2YEt+3PEt+4stockt+t利用软件EVIEWS50得到如下最小二乘估计结果:t=2602+0587Yt+0226YEt-0076PEt+0033stockt(228(86(329(-362(248R2=081,DW= 176,T=36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的是t统计量的值,可以看出所有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DW的值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R2为081,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4回归结果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当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C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导致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587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并且消费与收入基本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从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YE的回归系数来看,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显著影响当期消费水平,未来收入预期与当期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仅次于当前收入,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越强越能促进当前消费,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当前消费增加0226个百分点。所以,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这符合消费理论,而城镇居民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城镇居民会通过减少当前消费、 增加储蓄来保证未来的刚性消费支出。价格预期指数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当前消费下降0076个百分点的情况说明,在价格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中,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股票收益率对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近年来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股票收益率的上升会引起居民资产收入的增加,促进居民的当期消费。三、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为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完善金融体系,稳定证券市场,减少投机行为。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强消费信贷,可以使消费者在面临暂时的收支失衡时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援助,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降低居民对自我储蓄的过度2011年第4期依赖,避免因流动性约束而导致居民消费不足。所以,必须进一步发展和稳定我国的证券市场,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引导作为投资者的城镇居民在证券市场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减少投机行为,在城镇居民对证券市场形成的持久性收入预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的财富效用,以此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尽快提升。2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预期。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固然能够促进消费,但工资水平的提高,却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加,这样会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居民面临失业风险,即使收入增加了,由于受未来预期收入下降的影响,城镇居民依然不会增加当前消费。以2009年为例,2009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数达2000多万,但实际可提供就业的岗位大致在1300万。可见,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鼓励居民创业,通过发展符合城镇居民享乐型消费需求的服务性行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降低因失业风险而导致的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3完善税收及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公平性。收入始终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公现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仅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而且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的收入水平相差悬殊, 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分化的趋势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4]。所以,必须通过对税收、转移支付等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政策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策调整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从而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5];其二,要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减少城镇居民高收入阶层或某些官员灰色收入中的不合法收入。4适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降低城镇居民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当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购买商品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就不可避免。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货币超发之初,已经通过提前获得货币而提高了收入的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较强;而收入的增长幅度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的群体就会感到生活压力增大,从而对通胀的预期也就更强。因此,政府应适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标准,以此降低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5加大政府教育支出和医疗监管,降低城镇居民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各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差别很大。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因而也就产生了择校和择校乱收费问题,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尤为突出。所以,在抓紧制止违规高收费、乱收费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改造薄弱学校,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外,我国医疗资源的现行分配也不够合理,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挂专家号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严重。政府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化和价格改革,坚持合理的收费制度,建立收费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并逐步开放医疗领域,引入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通过发挥竞争的机制效应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参考文献[1]杭斌.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何持续下降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2]蒲艳.不确定性预期对我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14. [3]冯涛,王宗道,赵会玉.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4.[4]于洪彦,刘金星,许友传.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支出行为的影响[J].税务与经济,2009,(15.[5]郑书耀.刺激消费内需与政府转移支付[J].税务与经济,2009,(616.责任编辑:蔡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