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ID:25169893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_第1页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_第2页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_第3页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_第4页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zrkxyjff@163.com密码:888999第2章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2.1思维概述2.1.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概念,并应用要领进行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思维不同于感知觉,它不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概括性表现在从大量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

2、般的东西;从众多的本质和非本质的特性中概括出本质的特征;从许多外部联系中概括出内部的规律性联系。思维的概括性与知觉的概括性不同,知觉所概括的是事物的外部特证与表面联系,而思维所概括的则是事物的内部特征与规律性联系。2.1.2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与对物体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动作中发生。三岁以前的儿童属这一类。 形象思维主要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未动手布置房间之前,事先考虑家具的摆放等。其特点

3、是具体形象性。它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概括而产生的。从发展水平可区分出三种: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学龄前儿童(3-6、7岁)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之中一般的东西,不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一般成人的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科学和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创造性结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 抽象思维  也称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

4、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如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抽象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前者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

5、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从思维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哪种思维占优势,并不表明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2.根据思维创造性程度:习惯性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突出的标志是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3、根据思维方向及答案:  收敛思维 (convergentproduction,N) 又叫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指个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传统的方法,从储存

6、的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推理性和逻辑性思维。 如:1+1=?——2! 发散思维 (divergentproduction,D)又叫求异思维、辐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应。是指从不同角度及方向,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产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思维。 例如:1+1=?——2?;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  流畅性(灵活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思维的流畅性越好。 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类别和维

7、度。范围越大,类别和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大。 独特性: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有,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创的见解。范例1、尽可能多地写出砖的用途(3分钟):4、根据思维过程的有无:分析思维、直觉思维(灵感)2.2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思维2.2.1思维的一般过程:对反映事物外部现象和特性的感知觉材料进行加工,以揭露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这个总的思维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而实现的。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个别的部分或分成各种不同的特征;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

8、不同的特征组合成为整体;比较是对不同事物或者事物的特征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点;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抽出其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括则是根据事物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而把同类事物联结起来。经过上述思维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才能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任务。2.2.2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 1、发现、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