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

ID:25618202

大小:75.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_第1页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_第2页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_第3页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_第4页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刘刚*我的同事任洲鸿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文献检索与分析思路上的帮助,刘冠军教授阅读并评论了本文,使笔者受益匪浅,在此谨表感谢;但文责自负。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76826 日照[关键词]: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分工、交换、技术、制度[摘要]:本文以近年来提出的生产方式的新概念为基础,以“分工-交换”为考察生产方式问题的关键角度,比较了斯密定理、杨格定理以及马克思对“分工-交换”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分工与交换之间“互为条件”的紧密联系。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以原始部落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分析了生产方式变革中,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交易范围扩大与制度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明确了分析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阐述了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明确了考察生产方式先进与落后的关键标准。本文还以此为基础,概括列举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问题。引言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而经济发展必然对应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提法,尤其反复出现在近年来的政府文件与学术研究中。而遗憾的是,在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这

3、一问题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经验的总结和一般性的讨论上,缺乏理论深度。这一现状存在,主要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框架难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从而导致现有的讨论难以从经济学基础理论中获得深入分析所需的分析框架。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难以分析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原因;其中,传统政治经济学对生产方式的定义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本文第二部分则简要介绍和总结了理论界突破这一障碍,对于生产方式概念的新的认识;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本文第三部分,通过比较西方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生产方式的研究框架上的不同观点,提出了

4、分析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新的框架下,本文第四部分本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理,在动态演变的分析思路下,进一步展开讨论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逻辑关系;作为全文的总结,本文第五部分重新概括了在这个新的框架中影响生产方式变革的各类因素,提出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问题。一、理论的困境对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研究,之所以缺乏理论深度,是由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范畴与分析框架,都难以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问题。1、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难以明确界定我国现存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我们所讲的传统的政治

5、经济学分析框架是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确立的政治经济学初级教科书中的分析框架。接触过初级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人大多会认为,在这一分析框架中,界定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并非难事――生产方式不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吗?因此,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则不过是提高生产力,确立更为先进的生产关系而已。但是,只要仔细翻阅一下关于“转变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相关文献,我们就会发现,多数文献并不是沿着“提高生产力,确立先进的生产关系”10的思路展开的。其原因就在于,上述生产方式的定义对于讨论生产方式变革问题造成了明显

6、的理论障碍:既然把生产方式界定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那么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就只能落脚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考察上;因此要解释“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必须界定传统(落后)的生产力,和传统(落后)的生产关系;如果说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来比较,那么什么又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呢?尤其是在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已经确定了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去界定现存的传统(落后)的生产关系,从而分析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呢?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困境。2、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能用于分

7、析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所指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主要是指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对于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发展问题有着明显的困难:这一分析框架的前提假设中,完备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劳动力市场已经确立,即以劳动雇佣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因此,这一分析框架,难以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或尚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重新讨论市场机制、现代经济制度从无到有的变革过程实际上这也正是生产方式变革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则只能讨

8、论这些变革已经结束后的资源配置问题。这也正是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分离的理论根源所在。二、生产方式概念的新解释依据前面的介绍可以发现,源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生产方式概念,难以界定我国现存的落后生产方式。但是,依据近年来政治经济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将生产方式的概念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