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ID:2562493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_第1页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_第2页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_第3页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_第4页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杨尚真怀化市中医医院内科,湖南怀化418000[摘要]目的观察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按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枳术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脂必妥片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统计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血脂降低有效率为TC90.80%、TG89.22%,对照组血脂降低有效率为TC71.69%、TG73.24%;2组疗效有显著差别(P<0.01)。枳术建中汤为传统中医古方合方加

2、减化裁而成,理法明晰,配伍精当,处方选用药材为本经上品,药食两用,临床观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极具养生预防保健治疗功效,适合长期服用,既有逆转血脂,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也是调节血脂养生保健,干预亚健康的重要手段。结论枳术建中汤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jyqkmol/L,或三酰甘油(TG)≥1.69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2.2mmol/L。2治疗方法2.1治疗组枳术建中汤口服,日一剂,常规煎取药液300mL分二次,饭后温服。(枳

3、术建中汤处方组成:白术30g、枳实15g、荷叶15g、桂枝15g、白芍15g、砂仁5g、焦山楂15g、海藻30g)。2.2对照组脂必妥片,3片口服,3次/d,早晚饭后服。(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国药Z20025688)。两组均以4周一个疗程,3疗效观察。3观察方法、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3.1观察方法及指标3.1.1安全性观察指标①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症状。②三大常规③肝功能、肾功能④心电图。治疗前1d和治疗结束后1d各做一次。3.1.2疗效性观察指标血脂中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

4、C)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前1d和治疗结束后1d各做一次。3.2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公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除,血脂检测达到以下1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1项者,TC下降≥10%~19%,TG下降≥20%~39%,HDL-C上升≥0.10~0.25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实验数据以(x±s)表示,

5、用药前后参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4治疗结果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4.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4.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的不适症状,未发现肝肾功能加重患者,未发现心电图恶化加重者。治疗组有60例服药一周内出现排便次数增加,为黄色软便,2~3次/d,一周后自行缓解为1次/d;65例出现食欲增强,易饥饿,一周后渐恢复正常;11例服药一周内出现轻微腹痛,均自行缓解,未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呕吐患者。5讨论现代医学认为,血液中脂肪含量增高是造成高脂血症

6、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血脂增高容易削弱人体的脂肪代谢功能,引起外源性脂肪吸收增加,内源性脂肪分解排泄减少,导致脂肪长时间在血液中滞留,久而久之便形成高脂血症。综合《实用内科学》[3]等资料的介绍,高脂血症主要可分成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脂和继发性高血脂,前者多源自体内脂肪组织的分解和肝脏、小肠的合成,后者则多是因摄入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量所致,容易在胃内消化后进入小肠,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导致高脂血症的出现。因此,目前临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已达成共识,并一致认为增强人体的脂肪代谢能力,

7、是降低高血脂的关键。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胃的消化、小肠吸收、肝脏合成与原发性高血脂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因此传统中医又将本病病机归于脾胃。传统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主消化性燥而降浊,脾主运化水湿水谷,故性主湿而升清,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如果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失疏泄,则水谷不化,水湿不行,津反为痰,食反为滞,痰湿入经络脏腑产生疾病。《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简洁明了地概述了这一生理

8、过程,而明李中梓则谓“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鬲,瘀而成痰,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4]则阐述了脂肪代谢的病理过程并指出了治疗法则。与现代科学的认识是一致的。故人体痰浊之生成,以脾胃为源,肝胆为主,经脉为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疏肝调气,通经泻湿,为主要治则。本研究中,我院选取的枳术丸小建中汤合加减方中,枳术丸为《内外伤辩惑论》中一首消积导滞方,但是它是在健脾基础之上的,小建中汤出《伤寒论》,是仲景建中实脾,斡旋中气之名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