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

ID:2572547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_第1页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_第2页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_第3页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分离连翘酯苷的工艺论文【摘要】目的建立连翘中连翘酯苷的最佳提取和分离工艺。方法确定提取溶剂后,以正交试验法考察加醇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醇浓度4个因素及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对连翘酯苷收率的影响。结果连翘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大孔树脂洗脱液为40%乙醇。结论该工艺连翘酯苷收率为9.1%~10.6%(以药材计),连翘酯苷的含量为18.3%~22.5%,适合工业化生产。【关键词】连翘;提取工艺;正交试验Extractiontechnologyofforsythiasidefromfructusforsythiaebyt

2、hemethodoforthogonaltestoptimizationandseparationthroughmacroporousresin【Abstract】ObjectiveTodesigntheextractionandseparationtechnologcialconditionsofforsythiasidefromFructusForsythiae.MethodsThesolventofextractionethodnofalcohol,thetimeandthetimesofextractionandtheprocessofabsorptionsepara

3、tionthroughmacroporousresincolumnontheyieldingrateofforsythiasidefromFructusForsythiae.ResultsTheoptimumextractionconditioneseesthevolumeofthealcohol.TheeluentFructusForsythiae9.1%to10.6%bythistechnology.Theconcontrationofforsythiasideinextract18%to22%,sothistechnologyissuitableforindustria

4、lproduction.【Keyg,以甲醇制成每1ml含0.187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取对照品溶液2、4、6、8、10μl,分别进样5次,测得峰面积平均值,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Y=760201.07X-4361.40(r=0.99998),线性范围:0.374~1.87μg。2.4.2样品溶液的配制取连翘提取物5~30mg,精密称量,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后取适量离心,上清液供HPLC法用。2.4.3色谱条件色谱柱:NovapakC18柱(3.9mm×1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

5、0:60:0.1);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28nm;柱温:室温;衰减:6;进样量:5μl。2.4.410批样品(大孔树脂洗脱物)含量测定结果见表6。表6连翘提取物中连翘酯苷3讨论(1)连翘有青翘和老翘之分,据文献报道及实验测定结果知,青翘中连翘酯苷含量较老翘高,且连翘叶、连翘心、连翘壳中均含有连翘酯苷,其中连翘壳中含量最低,叶和心中含量较高[6],故本项研究所用连翘为青翘且无需去心(种子)。(2)连翘酯苷为连翘抗菌和抗病毒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较高且抗菌谱广。以其作为指标能较好的反应连翘(及以连翘为主要成分的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但由于连翘酯苷的对照品不易获得[7

6、](得到纯品难度大、稳定性较差、遇酸碱易氧化、易水解)。故现在有部分文献仍然以连翘苷来作为连翘的定量标准。(3)连翘为精制双黄连气雾剂中的君药,本文对连翘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为完善精制双黄连气雾剂的制备工艺奠定了基础。(4)大孔(吸附)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孔径较大,在100~1000nm之间。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合成的大孔吸附交换树脂,并于70年代末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大孔树脂具有表面积较大、交换速度较快、机械强度高、抗污染能力强、热稳定好、在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都能使用的特点。另外成本较低,也是笔者选择大孔树脂

7、树脂分离纯化连翘酯苷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试用了A型、B型、C型3种大孔吸附树脂,或是吸附能力过强,或是有泄漏,均未得到满意结果。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类大孔树脂对成分的吸附特征不同,吸附量差别也很大,很难用一种树脂将连翘酯苷分离出来,故笔者采取A型、B型两种树脂联合应用,通过试验。摸索出A型、B型的最佳混合比例为1:1,在此比例下用40%乙醇洗脱能得到较满意的分离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