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折形状》

科学教案《折形状》

ID:25814254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2

科学教案《折形状》 _第1页
科学教案《折形状》 _第2页
科学教案《折形状》 _第3页
科学教案《折形状》 _第4页
科学教案《折形状》 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案《折形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教案《折形状》[科学教案《折形状》]丹阳市荆林中心小学徐永辉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能力大小的关系,科学教案《折形状》。3、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4、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教学准备:A4纸、科学书、鸡蛋壳、三合板、四种形状的纸筒、牛筋、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有什么本领吗?老师会“轻功”,不信?表演给你看!(表演站在蛋壳上)。其实同学们也

2、有这样的本领。这里有一张A4纸,老师想让它托起一本科学书,但总是不能成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为什么这张纸现在能够托起科学书呢?(改变了纸的形状)二、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1.那么你还能把这种A4纸折成哪些形状来托起这本书呢?交流(请学生说说还能折成哪些形状)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形状和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教师板书课题:折形状)分小组动手操作试一试。(组长每人发一本科学书和一张A4纸)小结:看来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幻灯片出示)2.老师用同样的A4纸折出了相同高度但形状不同的四个纸筒(分别展

3、示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边展示边说纸筒的名称)3.预测四种形状纸筒的承受力你们猜猜哪种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的大小进行排序吗?请组长从抽屉里取出实验探究卡,小组讨论一下各种形状纸筒能承受几本科学书,并用“星号”排序,填写在预测一栏,教案《科学教案《折形状》》(..)。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展示预测结果。(选其中两组投影展示预测记录表)4.实验探究①要想知道你的预测对不对怎么办?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你觉得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出示注意点:a.拿书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

4、本对纸筒的撞击力;b.放书时,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c.每次只能累加一本书,直到纸筒支撑不住;d.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重力大副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②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③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要求依次按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和圆柱形纸筒的顺序简要汇报可以承受科学书的本数)教师将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算出平均数。④通过以上数据你发现什么?我把它们实际承受能力的名次填到上表中。⑤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八边形的纸筒的承受力

5、有多大?十六边形的纸筒呢?小结: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板书)三、了解蛋壳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1.刚才我们研究的几种形状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还有很多,它们都能承受一定的力量,比如老师手里蛋壳的形状。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其实老师并不会什么轻功,之所以我刚才能够稳稳地站在鸡蛋壳上,实际上是因为蛋壳的这种薄壳结构有很大的承受力。操作:试试看蛋壳的承重力有多大。讲述:对于圆形和卵壳形来说,它能够把所受的外力均匀地扩散到壳体各处,所以整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建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发明了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

6、如悉尼歌剧院、北京网球馆等它们既不仅美观坚固,还减轻屋顶结构的重量,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2.欣赏薄壳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视屏和图片。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实验探究记录卡纸筒形状预测实际可以承受科学书的本数承受力可以承受科学书的本数承受力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

7、9734;☆☆☆☆☆☆圆柱形纸筒☆☆☆☆☆☆☆☆科学教案《折形状》2  第2篇小学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预览〗发布时间:2017-03-31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

8、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