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ID:25847484

大小:70.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3

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_第1页
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_第2页
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肌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现为广大中医执业医师的考生搜集整理了皮肌炎的复习资料如下:概述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肌肉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受累皮肤(面颈部、眼周等部位〕淡紫红色水肿性红斑,肌痛、肌无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也可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只侵犯肌肉而无皮肤损害者,称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儿童在5~15岁,成人在30~5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可能与肿瘤、感染、药物、内分泌、代谢等因素有关。皮肌炎大部分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预后良好,2~3年内可恢复正常,少部分急性发作者,常因并发感染死亡,并发肿瘤者,也预后极差。皮肤炎属中医的“肌痹”、“痿症”

2、、“虚劳”等范畴。病因病理皮肌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禀赋不足,外因为邪毒侵袭,或湿热浸淫,致肺脾两伤而为病。病理变化为正气素二,卫外不固,邪毒外袭,蕴于皮肤肌肉,或感受湿热,浸淫肌肤,瘀阻气血,均可致皮肤紫红肿斑,肌肉疼痛。邪毒刚只,常致肺热津伤。湿热困脾,常致脾胃虚亏。病久肝肾阴虚,筋脉肌肤失常,而致手足痿废不用。辨证分型1.肺热津伤症状:起病急,多发热,肌肤红斑,咽干咳呛,心烦口渴,身软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候分析:温热邪毒犯肺,郁于肌肤,而见急性发热,肌肤红斑;肺热津伤,津液不能敷布全身侧见咽干咳呛,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热盛伤津耗气

3、,则身软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均为热盛津伤之征。2.湿热浸淫症状:肌肤紫红肿斑,肌肉酸痛,肢体困重痿软,或有发热,胸脘痞闷,纳呆,大便溏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候分析:湿热浸渍肌肤,瘀阻气血,则肌肤红色肿斑,肌肉酸痛,肢体困重痿软;湿热郁蒸,气机不利,可见身热不尽,胸脘痞闷;湿热困脾,牌失健运,则纳呆,大便溏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3.脾胃虚弱症状:肢体萎软无力,逐渐加重,伴食少便溏,面浮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候分析:病势迁延,脾胃渐虚,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四肢肌肉失养测肢体萎软无力,并逐渐加重;脾胃健运失常,则食少便搪;气血衰少,湿郁不化,

4、则面浮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汽血衰少之征。4.肝肾阴虚症状:病延日久,病势缓慢,肌肉隐痛,肢体痿软无力,渐致肌肉萎缩,肢体废用,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目眩头晕,脱发耳鸣。舌红,少苦,脉细数。证候分析:邪恋日久,其势已衰,故病势缓慢,肌肉隐痛;气血久亏,肝肾两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则肢体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痿废不用;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精髓不足,则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目为肝之窍,耳为肾之窍,发为血之余,肝肾精血亏虚,不能上承测目眩头晕,脱发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征。皮肌炎分型治疗1.肺热津伤治则: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方药:清燥救肺汤加

5、味。生石膏30克(先煎)、沙参12克、麦冬12克、桑叶9克、杏仁9克、麻仁9克、知母9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天花粉12克、忍冬藤20克、秦艽12克;随症加减:热蒸气分,高热、口渴、大汗者,重用石膏为60克,以大清里热;若咳呛少痰,可加瓜篓仁12克、贝母6克,以清润化痰;皮肤紫红肿斑明显者,加生地15克、丹皮12克,以清热凉血化斑。2.湿热浸淫治则:清热化湿,通利筋络。方药:四妙丸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防己12克、木通6克、薏苡仁30克、蚕砂12克、牛膝12克;随症加减:湿偏重而见胸脘痞闷,肢重且肿者,加藿香9克、佩兰9克、厚朴9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以芳化湿浊;湿热

6、伤阴而见形瘦低热,舌红少苦,脉细数者,去苍术,加生地15克、麦冬10克、木瓜10克、龟版12克,以养阴清热,舒筋通络;肢体麻木不仁,屈伸不利,舌紫或有斑点看,加桃仁9克、红花6克、赤芍15克、鸡血藤30克,以活血化瘀通络。3.脾胃虚弱治则:健脾益气,养血强筋。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白术12克、扁豆12克、茯苓12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山药15克、薏苡仁30克、莲子肉12克、桑寄生15克、巴戟天12克、牛膝12克;随症加减:畏寒肢冷者,加附片9克、干姜5克,以温通阳气;病久体弱,气血两虚者,重用党参、白术、山药,并加黄芪30克、熟地15克、当归10克,以益气养血。4.

7、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佐以清热。方药:健步虎潜九加减。生地12克、熟地12克、白芍15克、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鹿衔草30克、杜仲12克、鹿角胶9克(烊入)、龟版胶9克(烊入)、黄柏9克、知母12克;随症加减:面色萎黄无华。心悸怔忡者,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9克、鸡血藤15克,以益气养血;久病阴损及阳,证见怕冷,阳痿,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者,则上方去生地、黄柏、知母、龟版胶,加鹿角片12克、仙灵脾12克、补骨脂12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