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

ID:258617

大小:3.50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7-07-15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_第1页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_第2页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_第3页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_第4页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思想與文明 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中國思想與文明現代性觀點與本土性觀點的衝撞第二講2一、中國文明或華人文明:一個獨特的文明WikiLocutusBorg3人類史上古文明綿延至今中唯一持續者酷搜樂創意工坊4四大文明免費授權Flickrbeggs視覺素養學習網FlickrΣταύροςFlickr來自風中~DevilWind5從人類文明的發展看中華文明http://www.flickr.com/photos/yun9lee/2824837146/6二、中國文明或華人文明:一個獨特的文明WIKIRussavia7現代性的地平線FlickrMendha

2、k8李約瑟眼中的中國科技與文明中國人沒有經歷過”黑暗時代”,且大體上比歐洲進步。歐洲是在文藝復興後期、科學革命後,才迅速領先。但在那時期以前,西方無論計數方面、在社會結構與變動方面,都受到來自中國與東南亞發明物、發現物之影響。FlickrPEL’STheWorld9韋伯的命題身為歐洲文明之子,在探討任何有關世界史的問題時,不可避免地,而且也正當地問道:為什麼在西方文明,而且僅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現那些具有普遍的意義與有效性的發展方向之文化現象,這一系列事實之間的關聯究竟要歸結於何種環節?http://zh.wik

3、ipedia.org/zh-tw/File:Max_Weber_1894.jpgWIKIKelson.10鄒川雄的命題身為東方文明之子,在探討任何有關世界史的問題時,不可避免地,而且也正當地問道:為什麼在東方文明,而且僅僅在東方文明中,才出現那些具有普遍的意義與有效性的發展方向之文化現象,這一系列事實之間的關聯究竟要歸結於何種環節?11三、我們的立場、身份與認同:(一)現代人/土著(二)我們是具本土特性的現代人(三)我們是現代土著12四、雙重視野與張力-現代性的視野http://zh.wikipedia.org/

4、zh-tw/File:NYC_wideangle_south_from_Top_of_the_Rock.jpgDschwen13四、雙重視野與張力-土著、本土的視野http://picasaweb.google.com/maggie4517/9801#5297741816211835618Pic雅惠14我們的詮釋學處境:現代性與本土兩種視野的張力與融合以上兩種視域的交錯與並置,對我們形成一種二元對立的張力,這正是所有現代華人在全球現代性的歷程下所必然面臨的詮釋學處境現代性視域本土視域現代化本土化、在地化普遍化、標

5、準化特殊性、差異化強勢(霸權、主流)弱勢(壓抑、扭曲、非主流)顯性(陽性、公開)隱性(陰性、私下、潛伏)理論的邏輯實踐的邏輯科學經驗生活經驗15五、現代性敘事下本土特殊性的命運:四部曲現代性敘事被看成現代與本土相遇的經驗歷程,最終被建構成一個現代性勝利的故事。現代性作為「照妖鏡」,穿透本土傳統的陰暗本質,本土成為現代化的「絆腳石」。本土傳統被對象化(如整理國故),成為現代性肢解、批判的對象。本土傳統沒有消失,只是以扭曲、壓抑與遮蔽的方式出現,最後轉成一種潛伏的「陰黯」意識。16六、西方現代文明的故事(一)兩希文化

6、的矛盾與交融:希伯來文化與希臘羅馬文化 (二)從中世紀過度到現代(三)文藝復興(四)宗教改革(五)科學革命(六)工業革命(七)啟蒙運動(八)民主革命(九)社會革命(十)西方現代社會的形成與全球化(十一)對於人類文明史而言,現代性是個普遍發展,還是一個獨特事件?17七、西方人眼中的中國18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遍地黃金?WikiBlurpeace19西方啟蒙運動時代的中國觀: 一個理性進步的國度WikiLiberalFreemason20十九世紀的中國:東方專制主義WikiFileUploadBotWikiDatri

7、o2122十九至二十世紀:積弱不振、野蠻落後的中國WikiOldie23二十世紀後半葉的東亞復興與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崛起WikiHawyih24八、近代華人對西方文化與自己文化的自我認定http://picasaweb.google.com/wuqiang1860/LeicaDLUX3Album02#5246613594548214098(一)天朝心態(二)師夷之長以制夷(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四)從「器用」到「制度」再到「文化」(五)全盤西化?這是我們的宿命?(六)東亞崛起後的現代華人?25九、結語:我們的出

8、路?Flickrbubustudio26出路之ㄧ:從日常生活與實踐出發,找尋被壓抑的土著元素WikiLennlin27出路之二:創新的本土化—回歸傳統經典,重新詮釋並賦予創新活力WikiCharliefong28分組討論題目請仔細研讀這一篇耳熟能詳的篇章,論語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並請討論回應如下問題:1.請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