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

ID:25999570

大小: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4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_第1页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_第2页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_第3页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_第4页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理论家的困惑和小村官的破解论文..毕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在哪里?从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成百上千的理论家,写了成上千上万篇文章,见诸报刊。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多是抓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为湖北新农村建设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湖北日报的《前沿》论坛上,题目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突破口——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文章中有一段很具体的论述:“村村通电视、广播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信息,村村通道路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中..毕业,才会有适应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的建设。同时改革改善基础

2、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得以实现”。根据理论界的这一思路,武汉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制定了一个庞大的“2087”计划(“20870”是武汉市辖区的农村总数)。第一个实施的村是黄陂区(原黄陂县)王家河镇的卧虎村中的老屋冲自然村。之所以选中这个自然村,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该村在武汉经商的60多位老板集资改造家园的基础。老板们先后集资20多万元修路、整修塘堰,还准备盖宾馆,把家乡办成依山傍水的生态旅游村。市里知道后,决定利用老板们的积极性,把老屋冲的改造,纳入市里的“家园行动改造”计划

3、中,并给了卧虎村110万元的补贴。有了老板们的“赞助”,又有了市里的“补贴”,老屋冲的改造计划,应该可以大功告成的了。但从去年五月到今年三月,不到一年时间,计划卡壳了。原因在哪里?在于群众不积极配合。群众说:“出门有好路走,进门有好水喝,这是政府的恩情,也是老板们的积德”。如果要群众参与,出钱出力,他们就不干了,说:“政府要搞的事,当然由政府搞”;“你们拆了我的猪圈,当然要建好的还我”;“想做好事,你就把好事做到底”。这样一来,老板们就泄气了,干部们也迷惘了,“家园行动计划”就这样搁浅了。《湖北日报》就老屋冲改造搁浅之事,发了一整版的通讯,题目是:《新农村遇到老观念破解还靠

4、新思路老屋冲的故事发人深省》(摘文附后),只是“老观念”是什么?“新思路是什么?“发人深省”的是什么?文中并没有回答。往后,也没有理论家的高见,也没有专家学者的解惑。近日,从参加今年“两会”归来的人大代表、洪湖市洪林村党委书记叶昌保同志手中,看到他在大会期间一份发言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一读完,不禁惊叫了声:“这不是在为老屋冲的困境解惑么”。全文不长,却点中了老屋冲“家园行动计划”搁浅的要害,现抄录如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在全国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5、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我觉得,这无疑给全国农村、给亿万农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但在如何围绕20字要求,建设新农村的问题上,我认为,现阶段就全国农村总体情况来说,还是要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20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本来体现的就是对一个村庄、一个集体的要求,而绝非是对一家一户的要求。既然是对一个村庄、一个集体的要求,就必须要有集体经济作支撑;第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无疑是农民,而在这之中,有一个靠谁去组织、去引导、去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问题。对

6、这个问题,我想,上级组织给钱、给物、给政策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好与农民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真正使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新农村建设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不然的话,新农村建设很可能就会落空。而要想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有发挥这种作用的“底气”和“实力”,我认为,最大的基础和前提还要明确农村的发展道路要以集体经济为主。因为全国绝大多数村实行“大包干”后,集体经济几乎是“零”。而在集体经济为“零”的村庄,现阶段绝大多数还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农民,他们讲实惠是可以讲到这样地步的,既然“各搞各

7、”下的村级党组织“无钱”为我们办事,我们还有多少必要同他一起走呢?同时,在这之中,村级党组织自身也很尴尬,就是自己很想为群众做点事、也很想为群众发挥点作用,但因为集体经济是“零”,从而让自己也深感被动和尴尬。比起一些大理论家、大专家学者们,叶昌保只是一名最基层的小村官,为什么他讲的话,却比成百上千的长篇巨著更有份量,更接近真理呢?为什么他对流行的敝端能一针见血的呢?因为他的理论不是书斋里产生出来,而是他数十年实践的心血结晶。他为之奋斗的洪林村,现在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的目标,而且还实现了城市化、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