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ID:2617821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_第1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_第2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_第3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_第4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_第5页
资源描述: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与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9例,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93.1%,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相仿。【关键词】葛根素;川芎嗪;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亦称为

2、颈动脉性颈椎病,是指因椎动脉段受颈部疾病影响而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血液黏度因素导致的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1]。它以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为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临床颈椎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现已公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病年龄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门诊颈性眩晕患者57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治疗组)28例和川芎嗪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49.0±2.2)岁;伴高脂血症11例

3、,脑动脉硬化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0±2.5)岁;伴有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7例,脑动脉硬化3例。两组患者均排除脑部炎症、梗塞或出血急性期、外伤、内耳疾病、眼病、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及证实对本药过敏等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相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照青岛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的诊断标准[2]:(1)有持续性头痛、头昏、耳鸣等症状,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一过性的眩晕、恶心、呕吐,

4、甚至突然昏倒;(2)椎间孔后缩试验阳性,臂丛牵引试验阳性;(3)颈椎X线摄片检查有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及颈曲异常,同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证实为双侧或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江西东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00573)200mL(2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福建省龙岩市天泉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0275)200mL(0.8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同时在治

5、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变化。1.4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疗效。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梅尼埃病疗效评定标准[3]判断。显效:症状消失,并且可以参加劳动和工作。有效:视物旋转、浮动,站立不稳,耳鸣消失,无恶心、呕吐,仅在行走时有轻度倾斜感或轻微漂浮感,有时仍有上述症状复发。无效:治疗后眩晕、恶心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者。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

6、有效率为92.9%,对照组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与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相仿。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2.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血沉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在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药物比较无明显的差异。见表2。表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2.4不良反应

7、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到任何不良反应,患者无不适主诉。对照组2例(6.9%)出现不良反应,1例因静滴过快出现头部不适感、恶心,经减慢滴速后自行缓解;另外1例在用药2d后出现了轻度皮疹,经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 3讨论 颈性眩晕的发生与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椎间孔狭窄使穿过的椎动脉受压或动脉粥样硬化使椎动脉血管内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血流受阻有关[4]。此外,部分患者特异性检查及手术后证实,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并非骨赘直接压迫引起,而是由于血液本身的黏稠度增加。灌

8、流量减少也是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本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由于各种原因,使该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在门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中本病比例明显增高。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分离出的一种单体,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此外,还具有选择性β1受体阻断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凝集、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