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

ID:26463796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7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_第1页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_第2页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_第3页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_第4页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良知到性灵 ——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1)【内容提要】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观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申为自然奔放的审美风格,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阳明心学继承和改造的过程。【关键词】良知/性灵/自然/超然/审美心境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的晚明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的良知灵明具有密切的关联。而二者相关联的核心从哲学的层面讲,便是主体性灵在心与物关系中所占据的绝对主导地位。自从王阳明将良知

2、称为造化的精灵,并突出其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的巨大功能后,王门后学便在心与物的关系中,日益重视主体之心而将物置于次要地位。到王时槐时,便已提出如下说法:“阳明以意之所在为物,此义最精。盖一念未萌,则万境俱寂,念之所涉,境则随生。且如念不注于目前,则虽泰山觌面而不睹;念苟注于世外,则虽蓬壶遥隔而成象矣。故意之所在为物,此物非内非外,是本心之影也。”(注:《明儒学案》卷二○。)王氏在此提出了境的概念,而此境实乃心物相融之结果,有类于以前所称之意境,但与传统相别处,在于他更强调了“意”对于境之创生统率作用。王学的此种良知性灵观念促成了中国文学思想在文学发生论上的一次明显转折,

3、即从早期以物为主的感物说向着晚期以心为主的性灵说的转变,从而构成了晚明性灵说的哲学基础。如袁宏道称真诗之创作说:“要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雎鸠》、《驺虞》矣;腕能运心,即谐词谑语皆是观感,不必法言庄什矣。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是之谓真诗。”(注:江盈科《敝箧集叙》,《袁宏道集笺校》附录三。)中郎在此虽不是专门讨论性灵与外物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是无意中从两个方面突出了性灵的重要:一是从发生过程看,由所寓性灵之心而至境,再由心而至手,最后方由手而成诗,其第一发生之

4、源在于主体性灵。二是从价值判定看,决定诗之好坏高低的因素,乃在于以心摄境与以手写心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外物的美丑恶与好坏、语言的谐谑与庄重,只要心能摄境与腕能运心,则无论何种外境均有其价值。因此,无论是从诗学发生论还是从诗学价值论上看,公安派的性灵文学思想都具有浓厚的心学气息。故而若欲真正弄清公安派之文学思想,便须首先理清它与心学的渊源关系。近年来已有人开始对此一问题进行探讨,但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注:有关公安派与阳明心学关系的研究,请参看吴兆路《性灵文人与阳明心学》(《文史知识》1995年第5期)、《公安派与阳明后学》(《浙江学刊》1995年第2期)。此二文对

5、公安派与阳明后学的交游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叙述,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相当的贡献,然惜未能深入至其文学思想与审美意识中加以对比考察,故仍需进行二者关系的深层研究。)在公安与阳明心学的关系中,其实存在着并不相同的两个侧面:一是顺延性的,即从阳明心学原来哲学的良知观念发展为审美的文学观念,此可称之为踵事增华;二是变异性的,即对其原来的儒家伦理内涵进行了扬弃与改造,此可称之为旁枝异响。因而在论述其间的任何一种继承关系时,均须注意到这两个侧面,既要注重其继承,又要弄清其变化,如此庶几可以得出近乎其实的结论。下面便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公安派与阳明心学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一、从良知虚明到

6、审美超越自王阳明提出四句教以后,关于良知本体到底是无善无恶还是知善知恶的争论便一直没有停息。而就公安派所接受的心学影响看,则主要是来自讲究无善无恶的王畿、李贽与泰州后学罗近溪。袁宗道说:“伯安所揭良知,正所谓‘了了常知’之知,‘真心自体’之知,非属能知所知也。”(注:《读大学》,《白苏斋类集》卷一七。)在此,他借用了禅佛理论,将良知说成是超越了善恶的真心自体,它既非一般感觉之能知,亦非外界之所知,而是真常之体。同时,他又称此真常之体为“迥然朗然,贯通今古,包罗宇宙”(注:《读大学》,《白苏斋类集》卷一七。)的“自然灵知”。而此自然灵知的特性便是虚明不染,所以他又说:“

7、虚灵之地,不染一尘。”(注:《读孟子》,《白苏斋类集》卷一九。)合而言之,良知本体便可概括为虚明广大。在这方面,三袁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同的。此种以禅释儒的思路,在阳明处已初露端倪,至龙溪、卓吾时则更变本加厉,三袁显然是从后二人处直接受到了启示。三袁不是心学家,他们的汲取心学资源也并非只为讲学论道,而是为其求乐适意的人生观寻求哲理支撑。因此当他们将虚明的良知理论转化为人生观时,便成为禅学无心无执的人生境界,袁宏道则将此称之为“韵”,他在《寿存斋张公七十序》中说:“山有色,岚是也;水有文,波是也;学道有致,韵是也。山无岚则枯,水无波则腐,学道无韵则老学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