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

ID:26493336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_第1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_第2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_第3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_第4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32期)2010年6月9日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编者的话:学术腐败现象,在当今的学术界呈现出不断蔓延之势,特别是高校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我校高教研究所研究生对此问题作了研究。指出了学术腐败的特征、表现、成因,并探讨了治理学术腐败的法律规制等等。指出从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的相关制裁三管齐下,使学术腐败者既要接受严厉的学术惩戒,又要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制裁。如此高昂的代价,必然使很多打算学术腐败者望而却步,以有

2、效的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之势,从而寻求到制约学术腐败的途径。现将文章摘编如下,仅供参考。当今学术腐败现状探析学术,历来在人们心目中是与求真、创新、高尚、无私、刻苦、奉献等美好的品格联系在一起的,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学术界被认为是最后一方纯洁神圣的净土。但曾几何时,“学术”逐渐与“腐败”一词连在了一起,当学术与金钱、权利衍生的腐败结合的时候,最后的净土已经不复纯洁与神圣。学术腐败现象,在当今的学术界呈现出不断蔓延之势,特别是高校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学术腐败是指学术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在

3、当今中国学术界,学术腐败表现为多种形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规制的缺失。要遏制学术腐败,加强法律的规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探讨加强制裁学术腐败的可行性措施:行政法方面完善学术规范,强化学术惩戒制度;民法方面加强学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实施细则,加重法律责任;而在刑法方面引入学术犯罪概念,严厉制裁学术犯罪行为,从而寻求制约学术腐败的途径。一、学术腐败的概念和特征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频频出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

4、等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良知的行为,“学术腐败”的说法由此应运而生。学界对于“学术腐败”的界说也不尽一致,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1.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的区别在国外,6一般不采用学术腐败的说法。美国科学界把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或报告结果中出现的编造数据、伪造数据和剽窃行为称之为学术越轨或科研中的不端行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术腐败只能指与学术权力不恰当使用相关的不良现象,对于那些不是由权力的滥用引发的不正当行为,如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等,只能属于学风不正和学术道德滑坡,不能算是学术腐败,而应称为学术

5、不端或学术不良行为。什么是“学术不端”?重庆大学的何跃、袁楠老师提出学术不端是指在科学研究与评价过程中,为骗取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承认而出现的伪造和剽窃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处的钟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学术研究过程中危害科学性、真实性、可信性的行为。这是一类违反基本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伪造、纂改、剽窃、抄袭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学术腐败呢?严格说来,学术腐败是指一切与学术有关,且与权力、金钱、各种交易、关系或生活作风等紧密相联的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是指不能仅以道德标准来衡

6、量,而应以政策、原则、法律标准来衡量的行为,亦即违反国家政策、大政方针、基本原则、法律法规的行为。我们认为,学术腐败的概念相比学术不端更加合理和广泛,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更妥当。从腐败一词的原义和延伸义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学术腐败是学术活动领域中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取私利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学术道德、违背学术良知的行为,即广义的学术腐败。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实质属于广义的学术腐败。狭义的学术腐败是指在学术活动领域中,拥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个人或集体为谋取个人私利或集团利益

7、滥用权力而违反学术道德、违背学术良知的行为。2.学术腐败的特征对于学术腐败的特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学术腐败的主体是手中掌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个人和单位。从广义上来看,则应包括一切参与学术活动的个人和单位。第二,学术腐败的客体是学术道德规范、他人的学术成果和相关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学术腐败是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侵蚀和腐蚀,是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没有遵守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行为。第三,学术腐败的动机是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学术腐败主体

8、所追求和取得的利益不是公共的利益,而是私人的利益。第四,学术腐败是其行为主体对手中权力的滥用。拥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人和单位因一己私利,例如为了拉帮结派,聚集个人势力,形成学术垄断;或因小集团利益,譬如为了保护某个学术派别的地位;或因受贿,以手中权力作为交易,而在学术活动中滥用学术权力。6第五,学术腐败对社会具有危险性。学术腐败严重影响了学界的纯洁形象,玷污了这一片净土,沉重打击了那些真正具有实力和水平的学者,学术腐败的黑色蔓延会逐渐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学术腐败的表现学术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