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ID:2651945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_第1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_第2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_第3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_第4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4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我科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34例,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发病年龄1岁8个月~11岁,其中1岁8个月~3岁22例,~6岁74例,~11岁38例。男76例,女58例。临床表现:发热54例,其中37.3~38℃19例,38~39℃17例,>39℃8例。腹痛99例,呕吐33例,腹胀18例,腹部不适11例,食欲不振13例,腹泻28例。脐周压痛78例,右上腹压痛11例,右下腹压痛22例。有明

2、显上呼吸道感染史者89例。合并急性扁桃体炎者10例,合并支气管肺炎者11例,合并病毒性脑炎者3例。  辅助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腹部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4mm×17mm。外周血象检查:血g/次)(75例),学龄儿童应用654-20.3~0.5mg/(kg·次)〕治疗(30例),部分患儿加用西咪替丁(0.1~0.3g/次)治疗(48例)。所有患儿均治愈。其中病程7天以内者83例,7~10天者32例,10天以上者19例,反复发作3次以上者6例。  讨论淋巴结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由淋

3、巴细胞集合而成,呈豆形,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淋巴结的一侧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称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神经、血管出进。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被膜下为皮质区。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简称皮窦)。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淋巴窦的窦腔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

4、围内的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因此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诊断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有的白细胞可因此而发生变性崩溃,形成细胞碎片或变性的物质。淋巴结内的血管也扩张充血,生发中心增生,窦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2~12岁的儿童,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发病前常有

5、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如为链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较稀薄的草绿色液体,涂片可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多以腹痛表现明显,多为发作性腹痛。可有发热。有些病人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有些则不明显。体征主要为脐周压痛。确定诊断主要是结合彩色多普勒

6、超声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常规观察腹腔内有无肿块,肠间隙有无积液,有无肠梗阻、肠蛔虫、肠套叠,以及肠系膜有无增厚,阑尾有无增粗等异常征像。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形态、大小、包膜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淋巴结内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对于小儿腹痛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价廉、可靠及重复性好的首选检查方法〔1〕。临床上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急性阑尾炎:儿童初次发病可表现为脐周痛及转移性右下腹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下腹可探及肿大的条索状物。②肠套叠:多发生在3个月~6岁小儿。为阵发性哭闹,恶心、

7、呕吐,无肛门排气或排果酱样黏液血便,多数病例右上腹触及腊肠样肿块。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腹腔内同心圆样或靶环状肿块图像。③Meckel憩室炎:Meckel憩室是肠发育过程中所遗留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位于回肠末段,因此当憩室发炎时疼痛多位于右下腹,少数偏向腹中部,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中可能带有血液,常与阑尾炎难以鉴别。  治疗:由于该类病人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口服药物治疗不易被接受,多采取静脉输液治疗,应用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或病毒唑治疗。呕吐明显者应用H2受体拮抗剂,腹痛明显者应用维生素K1或654-2

8、治疗。维生素K1有消炎及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而654-2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炎性水肿且有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至于急性肠系膜林巴结炎为什么多在2~12岁儿童发病,可能与该年龄段小儿的免疫器官处于发育成熟期,功能尚不完善,易受侵犯有关。另外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为常年散发性发病。既往每年该病就诊人数在我院不超过10余人次。而本次发病较集中,且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浅淋巴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