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ID:2655377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_第1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_第2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_第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_第4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王玉民,韩洪民,王勇,孟庆强【摘要】目的: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研究。方法:对89例患者,149块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采用Seld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融通术,将扩张、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ANFH的供血动脉内。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消失占100%,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细小动脉增多,供血小动脉增粗,静脉显影时间缩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

2、死;介入治疗  目前,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所以对ANFH的治疗缺乏依据,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仍存在很大争议〔1〕。由于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已被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收集了89例资料完整且取得随访结果的ANFH介入治疗的病例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17岁~63岁,平均年龄41岁。双侧股骨头病变60例,单侧病变29例,其中31例有服激素史,28例有外伤史,30例

3、有大量饮酒史。89例均有典型的髋部疼痛及放射性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4字试验阳性等症状及体征,症状出现时间6d~19a,平均14.6个月。  1.2分期标准目前国际上对于ANFH的分期方法很多。本组病例采用了Ficat等的标准进行分期。Ⅰ期:X线表现正常,MR检查发现股骨头异常信号;Ⅱ期:股骨头外形正常,可见囊性和骨硬化表现;Ⅲ期:可见一定程度的软骨下榻陷或股骨头变形;Ⅳ期:关节间隙及髋臼继发退行性变。本组89例,149块,其中Ⅰ期19例,29块,Ⅱ期42例,64块,Ⅲ期18例,36块,Ⅳ期10例,20块。  1.3治疗方法

4、均在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术,经股动脉插管,将5F的Cobra导管超选择至患侧髋内动脉的闭孔动脉圆韧带支和股深动脉的旋内、外侧动脉,经导管注入对比剂,“冒烟”证实后,均行DSA,以观察患侧股骨头的供血情况。然后经导管分别注入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40ml+654210mg,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40ml,低分子右旋糖酐40ml+复方丹参30ml。注药后15min再行DSA血管造影,并与注药前相同时相DSA片对比,以观察和对照介入治疗后股骨头血循环的变化。介入治疗后,常规患侧下肢静脉点滴尿激酶5万U/d,654210

5、mg连续5d。口服阿斯匹林50mg2次/d,复方丹参片3片3次/d连服6个月,对Ⅰ期、Ⅱ期患者介入治疗1次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Ⅲ、Ⅳ期患者可与第一次介入治疗后45d左右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介入治疗以增强疗效。  2结果  2.1临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改变61例Ⅰ期、Ⅱ期患者下肢运动情况基本恢复,髋部疼痛消失,影像复查股骨头大小形态正常,坏死区明显缩小,应力骨小梁清晰。18例Ⅲ期患者疼痛显著缓解,髋关节各种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股骨头坏死区缩小,大小形态上且有明显变化。10例Ⅳ期患者疼痛减轻,髋关节各种运动功能有所缓解,股骨头外形

6、变化不明显。  2.2灌注药物前、后血管改变每例ANFH患者,均行血管内灌注药物前、后DSA检查并摄片进行比较,发现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侧治疗前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变细,部分截断,股骨头染色较淡;治疗后发现上述动脉增粗,增多,截断血管可有再通,股骨头染色增强,供血得到改善。  3讨论  3.1ANFH的发病机制ANFH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ANFH为骨内外动脉损伤导致股骨头缺血。非创伤性ANFH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有血管阻塞学说〔2〕,有原发血管病变学说〔3~5〕,有脂肪栓塞学说〔6〕等,总之,缺血是ANFH

7、的主要原因,所以介入治疗是以此为理论依据,改善患侧股骨头的微循环。  3.2ANFH介入治疗机制ANFH主要是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破坏而引起,因此能够使阻塞的血管再通,防止未阻塞血管阻塞,对疼痛的治疗和控制起了决定作用。介入治疗机制就是将溶栓药物,活血化淤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使血管内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溶解,阻塞的微小血管再通,同时使局部血管扩张,微循环缺血改善,疏通髋关节附近的微血管,继而增加侧支循环和改善股骨头营养,使坏死的骨质逐渐被吸收,或骨细胞增生,新骨形成,股骨头得以修复。  3.3ANFH介入治疗的药

8、物选择根据ANFH发病机制,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解除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血管痉挛,使血管扩张,尤其是微血管。尿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从而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右旋糖肝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