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ID:10771732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_第1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_第2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_第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_第4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阮国模苏忠良郑银旺沈翎林永展林中华【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防治及康复过程。结果31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下肢动脉、深静脉栓塞、无伴发身体其他部位出血,28例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重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可以保障介入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

2、ad,ANFH)是骨科常见疑难病,早期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常会导致关节病变。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通过对文献和我们的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围术期处理的方法、经验,重视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有助于ANFH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并能保障治疗效果。现将有关围术期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42~73岁。15例有长期使用激素病史,11例有长期饮酒病史,3例有外伤病史,

3、2例原因不明。发病时间2~6年。双侧ANFH者2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按Ficat分期:Ⅰ期8例13个髋关节,Ⅱ期18例33个髋关节,Ⅲ期5例10个髋关节。有9例在首次治疗后1个月再次接受治疗,其余均治疗1次。  1.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即予行髋关节X线检查,常规化验、心电检查。评价患者的股骨头坏死处于哪一期,以及患者的血脂水平、凝血状况、心电状况,了解患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另外,术前准备还包括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大小便,检查穿刺部位皮肤状况并做皮肤清洁,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

4、预期疗效,碘皮试,并要求患者禁食4~6h。  1.3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5FCobra导管,过腹主动脉、对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至股深动脉,经“冒烟”证实后,注入30%泛影葡胺2ml进行造影,显示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然后将导管超选进入靶血管,先后将罂粟碱60mg,尿激酶50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丹参20ml缓慢高压注入旋股内外侧动脉,60min注完,然后再次注入30%泛影葡胺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旋股内外侧动脉的直径、分支数量。  1.4术后处理术后患者回病房采取平卧位,以沙袋压迫穿刺点4~6h;心电监护,术后1

5、2h内绝对卧床,穿刺侧髋关节禁止屈伸;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1周,常规抗生素应用3天,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潘生丁3个月,血脂高者要降脂治疗。扶拐保护行走3个月。定期X线随访。  2结果  31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术期。31例患者均随访3~18个月,28例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疼痛完全消失者17例,明显减轻者9例;根据马在山〔1〕ANFH病理分级及治疗前后对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髋关节功能正常33髋,一级10髋,二级5髋,三级6髋,Ⅳ级2髋。其中Ⅰ期、Ⅱ期46髋关节功能普遍提高一级及以上,占90.3%;Ⅲ期10髋仅4髋关节功能提高一级,占40%。穿

6、刺部位血肿形成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鼻衄2例。  3讨论  近年来,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肺肿瘤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虽被认为是微创高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同样有并发症,目前文献上报道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3.76%〔1~4〕,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所治疗的疾病种类有关。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除会出现股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外,还会出现因大剂量使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所带来的并发症,如继发内脏出血、血管迷走反射〔1〕等。并发症的防治与术前评估、术后康复一起直接影响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因此,围

7、术期的正确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  3.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及意义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程度的评估,也可看作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根据患者的X线表现,依照Ficat分期为可对股骨头的病变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一般认为Ficat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其外形正常,软骨面完整,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Ficat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在本组病例中,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其有效率达90.3%,而本组病例中Ⅲ期其有效率仅为40%。因此正确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程度可剔除无效或低效病例。  在长期使用激素和饮酒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其血脂往往偏高,本组

8、病例中15例有长期使用激素病史,11例有长期饮酒病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