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ID:2671850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_第1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_第2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_第3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直沿用的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作文教学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阐述了教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评改教师学生小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写一篇文章,从观察、思考、成文到修改,都应是学生自己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可是,一直沿用着的学生写、老师改的办法,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不管教师如何夜以继日的精批细改,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

2、文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相互评改作文,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呢?  一、人人动手,互相评改  这是整个评改中关键的一步。教师指导学生评改要注意两点:一、要想使评改高效,要看三遍。第一遍,以较快的速度浏览一下,对文章全貌做到心中有数,并把错字画出来。第二遍,要看文章立意、选材、结构等。第三遍,一句句、一段段进行评改,写好眉批。二、指导学生写好评语。眉批力求准确、简明,有启发性,总评语要扣住评改重点,写具体,不写套话,而总的要求是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

3、,通过评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在6人小组中,每人重点评改一篇,然后交换其余5篇,并进行分析比较,准备好小组评议提纲。以命题作文《童年趣事三题》为例,训练的目的、重点是:选材新颖、有趣,主题明确。评改作文时,先考虑是否记了三件有趣的事,是否有明确的中心,结构是否完整。其次从层次、过渡、语言等方面考虑。如:有位同学评改此文时写道:选了三件趣事:当老师、捉鱼、给公鸡洗脏衣服,中心突出,语言优美,若注意过渡就更完美了。这样的批语,不仅考虑了重点,而且简明、有鼓动性。  二、人人动口,小组评议  在个人重点评改一篇,简单评

4、改其余五篇之后,小组开始评议,选出值得向全班推荐的文章。如果某人评改中有错误或疏漏,经过大家读、议,都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如有不能统一认识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在班里讨论。这一步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如《绿叶》一文,曾在一个小组引起激烈争论。本次作文的要求是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抒情散文。有位同学突破时间的限制,具体描写了绿叶的特点,赞颂了默默无闻、甘愿陪衬的精神。结尾写道:“我”赞美绿叶,更赞美具有绿叶精神的人。小组评议中,本组同学一致认为,作者善于观察事物,能抓住特征,语句简练,但对结尾有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认为结尾

5、回味无穷,有的同学则认为象征不明确,应具体指出谁具有绿叶精神。经过争论,也听取了老师意见,大家逐渐趋向前一种看法。这样的小组评议,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教师总结,提高认识  根据全班同学的作文情况,针对训练目的、重点是否达到的实际,本着鼓励的原则,集中谈意见,不必面面俱到。仍以前面提到的《童年趣事三题》为例,教师总结时,结合整个作文训练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让同学们认识写好一篇文章应注意的三点,写自己熟悉的人、事,写出真情实感,要朴实、自然。前面评议的文章,尽管都有不足之处,但这三点都具备了,所

6、以读了让人感动亲切、感人。  四、针对批语,自己修改  这是提高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步骤。学生参照眉批、总评语提出的意见,以及从评改中受到的启示,从字词句的修改到一段甚至一篇的重写,不仅能深化作者的思想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写作的能力。  上述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四个步骤,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整个评改课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经过这样多次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开发,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