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

ID:55488238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5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_第3页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_第4页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的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写作,而作文评改就是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一、要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作文,也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

2、其内容,看其形式,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内容方面,主要看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  一篇习作,中心一旦确定之后,就要看习作是不是围绕中心选材。评改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内容,内容立不住脚,形式上再改也没有什么意义。  第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是否符合文体要求。  这个问题既是形式问题,也是内容问题。表达中心确定之后,表达方式就要为中心服务,什么地方记叙,什么地方议论都要恰当。同时,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采用恰当的文体进行表达。  第三、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

3、当,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  在学生的作文中,无论是水平较高的学生,还是水平较差的学生,在作文的结构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安排的顺序,材料的详略,材料的内在关系与表达这种关系的语言形式上。  第四、语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  在学生作文上,不少学生基础差,错别字较多,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等语言毛病比较普遍。  第五、在形式方面还有标点是否正确,书写、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规定。以上这五点是就作文评改的整体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体的作文的评改,则要按照教材或教师的作文教学计

4、划确定的重点,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一般要与作文训练的重点相一致。每次作文评改,内容要单一、重点要突出,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的指向比较集中,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点。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不良习惯,大大降低了作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这话讲得十分透彻。前面讲作文评改的内容的前3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结

5、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要修改“思想”,靠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学生自己。因为教师的影响是外因,而内因(学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复看几遍,有不妥之处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当的意思和不正确的语句。”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还是要“多启发,多指点”。但动笔改的,应当是学生自己。  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

6、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有不同的侧重点。这里所说“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并不仅指教师要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  第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

7、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数。  第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光有上述要求还不够,因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而从中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比较抽象的“要求”,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