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

ID:26761275

大小:6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9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_第1页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_第2页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_第3页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_第4页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  摘要:概念化的认识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方式,在学习绘画这种形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时,这种认识论往往会使学画者在学习上形成教条化和模式化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只有尽快消除概念化的认识、老一套的方法和各种成见才是油画学习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油画基础教学概念化认识思维定势    在绘画教学中不少人往往习惯于以简单化、概念化的思维来观察和表现事物,而不是深入地了解对象,反倒是以一种极其表面化的程式去套应现实生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化的认识。概念化的认识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方式,在学习

2、绘画这种形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时,这种认识论往往会使学画者在学习上形成教条式和模式化的思维定势,它突出表现为观察对象的主观主义和表现对象的教条主义。  一、相信自己的眼睛  艺术形象总是丰富多彩、生动、具体和有性格的。艺术家要表现活生生的艺术形象,除用三庭五眼、立七坐五盘三半等从千万形象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帮助掌握对象外,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还必须发现那些不同于一般的特殊东西,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一般概念与一般规律并不等同于艺术真理,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在油画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学生在油画写生时顾不得仔细观察感受对象,起手

3、就是漫无边际的几道横线、竖线、斜线,然后就急急忙忙地先把色彩画成素描,美其名曰辅助线找形、先交代素描关系;还有比如说在外景写生时有些人习惯化地认为:近处的必定实远处的必定虚、近处的一定暖远处的一定冷、近处的一定鲜明远处的必定灰暗、近处的就该加强远处的则要减弱岂不知正是这些概念化的条条框框,这些作茧自缚的脚手架,使得学生的绘画感受越来越迟钝,离绘画的状态越来越远,其结果只能画出概念化和模式化的作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品。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油画教学中,应该像音乐家训练听觉一样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感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定要相信自己

4、的眼睛,为什么如此强调这一点呢?因为绘画最初是人们看到喜欢或是感兴趣的事物后,凭眼睛观察和记忆画出来的,都是通过眼睛观察对象,再经由大脑指挥手将其记录下来的过程,是一种客观物象在人脑中得到反应并被物化的活动。而目前由于应试教育,这种顺序有被颠倒过来的现象,学生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对象,在观察方法上出现了先入为主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在表现方法上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画画时完全是一种提前准备好的按部就班、现成熟练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学生们一天疲于记公式、背方法、练笔法、学调色,到写生时将其拿来套用便是。这些人就用脑海里储存的成法来覆盖亲眼所

5、见之物。这样一来,我们在油画上提出来的个人感受就荡然无存了,绘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无从谈及,久而久之,竟会出现指鹿为马的事情:明明是特别亮的颜色,他却画得很暗,明明是很暖的颜色,他却使劲儿往冷画,明明被光打散的形体看不到轮廓线,他却用心抠,惟恐不清晰、不明确,明明很清晰的结构,他却云里雾里地拼命虚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这种概念性的认识往往需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运算、推理、判断,从而失去绘画上运用所需要的形象思维,以这种方式思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写生的时候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表现对象时失去生动的形象感受能力,养成胡编乱造、主观臆想的坏习惯,画面剩下

6、的自然就是虚假、做作、呆板、死板、平板。  相信自己的眼睛并不等于被动机械地描摹客观对象,它强调的是作画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对绘画感受的主动运用。当人家问及格里高列斯库作画的奥秘时,他说:我并无诀窍,无非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试图画出我之所见而已。[1]其实绘画最难的就是葆蓄珍贵的感觉,相信自己的眼睛。观察应该是第一位的,在规则与观察相互冲突时,按照观察作画,这就是所谓的纯视觉。也就是说,去观察某个事物,就好像从未见过它一样,不被事物应该是怎样的假设所困扰。有一条简单的规则:每次碰到困惑或混淆的时候,就问自己:我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常常锻炼自己

7、去观察真实的色彩,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抛弃所有成见,以一个新生婴儿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莫奈曾说:我多么希望自己曾是一个盲人,然后视力突然恢复,这样我就能见到真实的自然界了。马蒂斯也强调画家应该用儿童的眼睛观看世界。[2]  二、正确认识胸有成竹  持先入为主观看方式的人,在下笔前早就知道这幅画的结果是什么,常常是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但我们对这样的意在笔先和胸有成竹却要打个问号。意识是动机的出发点,在他们潜意识里一旦形成模式,他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在画面上否认客观事实。这绝非艺术加工,也非艺术处理,因为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以客观对象为依据

8、,而他们怀疑、甚至脱离这个生动鲜活的依据。他们靠逻辑推理来作画,对象在他们眼中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写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失去了写生的意义。对此,戴士和先生在《胸无成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