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ID:26847154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_第1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_第2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_第3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_第4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炼的问题引导、激活课堂,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师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语文阅读课真正做到美读、美听、美析,使学生感悟到语文真正的美。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体验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分析能力,达到阅读的自觉状态,享受成功的快乐。本文主要从“主问题”的提出背景、什么是“主问题”、如何设计“主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2、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著名学者杨振宁说:“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1.“主问题”的提出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课堂问答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是,教师的大量的无效的

3、“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成功地组织和实施探究性学习,就要集中体现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主问题,这也成了阅读教学的关键。2.什么是“主问题”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繁杂提问而言的,也可以称为“上位问题”。它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它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

4、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整体性阅读。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3.如何设计主问题主问题是阅读探究教学中有质量且立意高远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主问题着眼于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地深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减少提问的“量”,增加提问的“质”。那么可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呢?  3.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可以

5、从标题的内涵解读入手,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标题补些修饰成分,如高尔基的《海燕》,要求学生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加定语并阐述理由;或是给文章的标题加副标题,如《白杨礼赞》加副标题——记西北黄土高原上不平凡的白杨树。再次追问:不平凡在何处?3.2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

6、?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时空顺序安排文章结构的好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3.3可以从文章的语言方面入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兴趣

7、盎然,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判断真伪,寻找依据,深入分析外显语言中隐含的信息。又如在重点研读《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个语段的时候,可以设计主问题:小雪点缀的小山,妙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会思考回答:妙在颜色,妙在语言,妙在修辞,妙在意境,妙在情感——一个“妙”字引得学生课堂活动精彩纷呈,不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赏析,而且挖掘出文章主旨。3.4从文章关键语句入手设计主问题,例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就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提问学生

8、能解释“怪异现象”的“科学道理”有哪些,引导学生明白现象,懂得其成因,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3.5从文章的构思特点入手设计主问题,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首先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描写两种对立的环境下人物的悲惨遭遇来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在这样两种环境下祥子的遭遇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人物放到这样两种对立的环境里写?前一问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一问有助于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