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ID:36108925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_第1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_第2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_第3页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渝北区悦来中学邓昌荣《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教师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能较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个重要的语段就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更不用说一篇文章,知识点“沙化”现象严重,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但对文本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根本

2、无法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若要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就必须对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呢?教学的主问题就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以一驭十,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呢?我在平时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扣住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主问题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紧扣教材重点施问,才能切中肯綮

3、,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细不捐,就会隔靴搔痒,抓不住要害而喧宾夺主。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抓住重点来设问,才能减少设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却是紧扣教学重点的捷径。如《邓稼先》一文是表现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如何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做贡献的传记性文章,此文用六个小标题提起全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每一个标题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内容的作用。于是,在解题和充满深情的朗读及点评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受、学习,到对

4、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难点是课文本身的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些内容。在课文难点处设疑,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快速地理解关键词句和课文的深层意思。如在教《孔乙己》一文时,我也学于漪老师那样,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孔乙己姓甚名谁?”由此引导学生去认真研读教材,教师在学生交流回答中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社会意义,明白了孔乙己在当时社会中可有可无的地位,从而解决了本文的难点。二、抓住文章的“两眼”设计主问题作为教科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势必不止一处,教师必须做到“任它万瓢水,我只

5、取一瓢饮”。紧扣课文重点,抓住课文难点,慧眼寻找突破口,巧妙设计两三个能以点带面、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主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快捷而全面地掌握课文。而文章的“两眼”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这里所言的“两眼”指的是题眼和文眼。首先,以“题眼”来设计主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抓住标题,尤其是标题中的关键词(题眼),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如《伟大的悲剧》一文,篇幅很长,很感人,而我又想用一节课完成内容。经过反复思考,我紧扣课文中两大题眼“伟大”和“悲剧”,把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板块,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6、文中哪些语段表现了‘悲剧’?为何又说是‘伟大’的?”(悲剧——理想破灭、尊严受挫、生命消逝;伟大——面对失败,探险队员们所表现出来勇于探索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品质、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伟大的。)以这两大问题带动了课文内容的研读和探究,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其次,以“文眼”来设计主问题。“文眼”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对于有“文眼”的文章,只要慧眼识“窗”,破“窗”而入,设计主问题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陋室铭》时,抓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句中的“德馨”两字提问:“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

7、方面?”由此引发学生整体思考,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把握文章的关键处设计主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漫无目的的“满堂问”只是追求了表面的热闹,只会影响压抑学生的思维,反而淹没了教学重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只要把握课文的某些关键处,诸如一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甚至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并围绕这些关键处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