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

ID:26892278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_第1页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_第2页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知识探究过程闵庆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第一中学273408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宄能力的重要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尽量将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生物学现象重现出来,才能感受全过程,并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这种学生实验产生的兴趣要比观察

2、实验产生的思维效应好。因此,笔者结合木地实验情况,在生物教学中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例如:讲“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时,笔者提前几天进行安排,让学生以罐头瓶代替广口瓶,用水杯代替试管,用吸管代替导管,选取小麦、玉米、大豆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复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把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在瓶中,24h后,观察蜡烛在两瓶内的燃烧情况,再把萌发的种子按书中所示装起来,过2〜3h,往瓶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发生变化。用两个暖水瓶(甲瓶装萌发的种子,乙瓶装煮熟的种子)各插入温度计,过2〜3h后,观测这两个暖水瓶中的温度是否发生变

3、化。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最终概括出:种子呼吸时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放出热。课堂上,学生们很轻松地把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表述出来,相互补充、印证,从而得出了正确结论,了解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二、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在常规的学生实验中,学生只要按书上的详细步骤操作,在现成的框架里填数据,再把实验目的、现象、结论等抄一遍即为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模式,学生往往不动脑筋,看上去很规范,实际上达不到实验的0的。如果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用具、方法和步骤,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那么学生就冇可能从实验中真正领略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欢

4、欣。生物新教材就增加了较多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增加将奋力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学生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种主动的学A)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A)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探宄性实验的指导上,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拿“探究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这一实验来说,根据教学进度,在做实验的前几天就要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弄清楚实验的0的要求,认真研究假设和提示。制定的方案本着可行性原则,既要简便易行,又要便于观察,鼓励学

5、生创新思维。在实验前上交设计方案,老师认真阅读,对个别有问题的方案加以指导,对一些思路较正确但还不完善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完善、修改,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当然,刚开始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等,都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实验方案,使学生对探究性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实验。三、通过探宄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宄能力1.通过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笔者在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吋,提醒学生要注重实验的全过程设计,特别要注意实验的

6、可操作性。实验开始即对每个小组进行跟踪,要求各小组定时定量喂食,中途不能断餐(以保证定时反复的刺激),同时要求各小组做好整个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经过检测,10个实验小组,其中7个小组取得了与假设相吻合的结果,另3个小组效果不明显。通过对实验记录和实验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第一组失败的原因是实验组与对照组饲舍太近,两组实验动物受到同样刺激;第二组失败的原因是中途断餐(因其他事耽误没有定吋);第三组失败的原因是因家里的小外甥经常不定吋地乱吹哨子,不能起到形成条件反射的刺激作用。整个实验的设计、执行、结果分析都由学生完成,学生通过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培养了科学探宄能力。1.通过问题讨论,培养

7、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方案。例如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实验前布置讨论题: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水分、空气、光线、温度、无机盐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设计出多种方案,一些方案不仅能确定光线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还能排除不会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真实结果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实验观察,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