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ID:26914002

大小:72.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_第1页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_第2页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_第3页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安晓菊张美玲黄丽(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35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79-02【摘要】目的研宄两种拔针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疼痛程度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操作者拇指和食指持针翼后约1.0厘米处的连接管并挤压该管使内瘘针内产生小量负压先慢后快拔针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持针翼快速拔针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针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2、.01),拔后针尖滴血性液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发生率来说,有明显差异。结论手持距穿刺针翼约1.0厘米处连接管并挤压该管先慢后快拔针法可保护内瘘,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是一种理想的拔针方法。【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拔针压迫止血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保持良好的内瘦是延讼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牛.存质量的基木保证。正确的拔针方法、压迫止血是保护内瘘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视这一拔针的瞬间动作,它对保护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极为重要[1]。

3、内瘘穿刺针针头较粗留置时间长(一般4h以上)以及血管、肌肉及皮肤对针头的黏附作用,拔针时病人感觉疼痛、出血、渗血[2]、及拔后针尖处滴血性液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为了探讨最佳的拔针方法,我们釆用手持穿刺针连接管并挤压使穿刺针内产生小量负压先慢后快拔针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11月使用头静脉和桡动脉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2.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相同条件:患者神志清楚,能主动配合和准确

4、表达,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出凝血异常。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每人2个月共透析25次,即50针次。80人2个月共4000针次。使用尼普洛16号带侧孔、旋转翼一次性内瘘针。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U5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3】。穿刺均为一次成功,透析途中无渗漏发生,苯扎氯铵贴敷穿刺点。1.2拔针方法。1.2.1实验组由血透室护师职称以上的10名护士组成培训小组,统一学习拔针方法。采取手持针翼后约1.0厘米处连接管并挤压先慢后快拔针法。透析结束吋,将苯扎溴铵贴敷在皮肤穿刺点上,用消毒

5、棉球压在苯扎溴铵贴上,左手拇指放在棉球上并不用力,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翼后约1.0厘米处的连接管并挤压软管,将针梗内的血性液体挤出,先慢后快拔针,在针尖即将拔出至皮下吋,手指挤压的力量减轻,迅速拔出内瘘针,并用弹力绷带环扎穿刺处止血,力度以不渗血又能触到血管震颤及波动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4】。1.2.2对照组采取常规拔针法,透析结束时,用同样的方法放好棉球,左手拇指按住消毒棉球,同吋沿手拇指、食指持针翼迅速拔出内瘘针,用弹力绷带环扎穿刺处止血。1.3疼痛评定[5]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rat-ingscaleNRS)利用疼痛标尺让患者自己判断拔针前后疼痛指数的变化。0表示无痛

6、,1表示刚能觉察到的轻微不适,10表示能想象到的最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实验组引起患者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后针尖滴血性液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方法对有无发生血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发生率看,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可见性,见表3。注:2组比较,X2=2.001,P>0.053讨论3.1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

7、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内瘘是血液透析室每位护士的职责,如果能长时间使用一个通畅的内瘘,既能避免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能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因此不仅要求护士掌握娴熟的穿刺技巧,做到•一针见血,更不容忽视这一瞬间的拔针手法。正确的拔针方法,对预防内瘘阻塞、减轻患者痛苦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3.2常规快速拔针法需按压力度较大,致使针头与血管壁紧贴,产生摩檫力,导致血管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引起疼痛;快速拔针吋按压力度越人针头斜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