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

ID:26942258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_第1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_第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_第3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梁丽(湖北省恩施市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摘要】蛛M膜下腔出血(SAH)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原因以颅内先天性动脉瘤内最多见。木文通过对病人采用整体护理,提高了护士的各方面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76-02【Abstract】atthebottomof

2、the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usuallyisthebrainaneurismorbrainarteryabnormallybursts,theblooddirectlyintosubarachnoidspace.Themostcommonwithinthereasonwithcongenitalintracranialaneurysm.Thisarticlethroughtothepatientsusingoverallnursingandimprovethenurse'svariou

3、saspectsability,shortenthein-hospitaltime,avoidthehappeningofthecomplications,haveverygoodclinicaleffect.【Keywords]subarachnoidhemorrhageTheoverallcare蛛网膜下腔山血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快而且比较严重的疾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0%,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岀血造成的。由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2/3,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

4、占1/3。因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40〜60岁年龄段发病较多,因动、静脉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20〜30岁年龄段发病较多。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多,重者昏迷;少数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头晕、眩晕、项背或下肢疼痛等。我院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科未行手术治疗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的体会,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

5、,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0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腰穿证实诊断。住院期间通过治疗和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2.护理诊断2.1疼痛本组病例均奋剧烈头痛、呕吐,剧烈的头痛,频繁的呕吐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与出血刺激脑膜以及脑水肿有关。2.2昏迷及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出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疫挛、脑水肿、脑代谢障碍等冇关。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一般冇一过性意识障碍,重者出现昏迷。本组20例有一过性意识障碍,12例出现昏迷。2.3发热与感染或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吸收热等有关。一般发病后2〜3h出现中度发热,

6、在38°C左右以后逐渐增高至40°C以上,表现为面色潮红,全身乏力等。在无感染情况下约2周左右体温降至正常。2.4自理能力缺陷2.5便秘蛛网膜下腔出血需绝对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不能如厕,要绝对保持安静,保持大小便通畅,这些肠道改变患者往往不惯不理解,奋急躁、情绪变化等。同进食量减少,肠蠕动缓慢也相关,故常发生便秘。2.6再出血危险同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引起,随时有再出血可能。本组有5例在2周内发生再出血,2例在3周内发生再出血。2.7潜在肺部感染由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而引起发热、全身不

7、适、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本组7例发生肺部感染。2.8潜在严重并发症如脑疝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奋关。1.护理措施3.1颅内高压、头痛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为4〜6周,头抬高15°〜20°。遵医嘱给予降频内压,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同吋,静滴吋要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并观察药物有无外滲。3.2&迷及意识障碍的护理对&迷期病人加用床栏,防止坠床;对躁动不安者,可用镇静剂,以免病情加重。3.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有否头痛加剧,如有异常及吋汇报医生。1周内血压应保持在19〜21/11〜13.3k

8、Pa(150〜160/90〜lOOmmHg)左右为宜,不应过低,以防引起脑供血不足、低血容量而诱发脑梗塞。3.4高热病人的护理每4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一般中度发热无感染征象者可能为吸收热,只要密切观察不需特殊处理,若体温过高,应及吋采取物理降温,必要时采用冬眠疗法。注意液体及能量的补充,冋吋加强皮肤及U腔的护理。人量出汗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