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ID:27026343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_第1页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_第2页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_第3页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药敏特点。方法:以重症感染病例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特点及常用抗菌药物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在此选取的100株病原菌中,菌种排列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7%),大肠埃希菌(25%),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从科室分布看,脑外科分布最多(23%),呼吸内科居其次(17%),感染科(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81.5%)、头孢吡肟(85.2%)、阿米卡星(81.5%)、头孢哌酮/舒巴坦(85.2%)的敏感率均

2、较高;对庆大霉素(37.0%)、环丙沙星(33.3%)、头孢噻肟(37.0%)、氯霉素(29.6%)的敏感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88%)、头孢吡肟(88%)、亚胺培南(92%)的敏感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84.6%,但对红霉素、青霉素的敏感率较低。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脑外科、感染科、呼吸内科为主要分布科室,多为长期反复感染或脑外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的65%,临床需依据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应用,以使预后改善。【关键词】重症感染;病原菌;临

3、床分布;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0—0126-02近年来,抗菌药物种类日趋增多,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但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种类、感染类型、细耐药性发生了较大变化,耐药株明显增多。临床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行药敏分析,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意义重大。研究选取病原菌100株,回顾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重症感染病例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行细菌

4、鉴定。质控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1.2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1]行细菌培养,用细菌鉴定仪对获得的纯培养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纸片扩散(K-B)法行药敏试验,药敏纸片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行质量控制。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P80%);对氯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均85%)。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可导致细菌SHV-1、TEM-1和内酰胺酶发生

5、异常,并有耐药性较高的大肠埃希菌出现,且比例渐趋增高。表明重症感染有更趋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增加了抗感染治疗难度。葡萄球菌一直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本次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3%,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80%。但依据NCCLS规定,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类及内酰胺类药物不管检测的药敏如何,均按耐药定义。另外,葡萄球菌感染采用内酰胺类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无临床数据对药物临床疗效证明[5]。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率较低,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采用这几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真菌在病原菌中也占一定比例,以假丝酵

6、母菌为主。而重症感染的病例因反复或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机体菌群环境破坏,大量真菌繁殖,需加强真菌感染监测。综上,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脑外科、感染科、呼吸内科为主要分布,多为长期反复感染或脑外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的65%,临床需加强药敏监测,进而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考文献[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KaatzGW[2]HuangV,CheungCM,etal.Evaluationofdalbavancintigec

7、yclineminocyclinetetracyclineteicoplaninandvancomycinagainstcommunity-associatedandmuitidrug-resistanthospitalassociatedmetieiU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J].IntJAntimicrobAgents,2010,35(1):25-29.[1]李守勇,张婷兰.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调查及耐药性观察分析[J].齐鲁医学检验,2005,16(6):24-26.[2]

8、黄长武,梅雪芬,李兴禄,等.大肠埃希菌AmpC酶及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1):686-688.[3]董海新,高东田.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动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25.(收稿日期:2015.07.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