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

ID:27082770

大小:352.82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01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_第1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_第2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_第3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_第4页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法(通论)介词、连词江苏大学图书馆藏文言虚词例释,李淑章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文言虚词例释与练习,孙天章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常见文言虚词例释,《常见文言虚词例释》编写组,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古书虚词集释,裴学海著,中华书局1954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编,北京出版社1985文言虚词,郑星象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文言虚字,吕叔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44第一节介词一、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

2、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介词及其“介绍”的成分组成“介宾结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补语。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用特别复杂多样,应作为重点。二、重点介词:以、于(於)、为、与(1)动词的“以”“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根据”等。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10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1.以当“认为”、

3、“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如:◎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史记·管晏列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周田子方,魏文侯以为师。(史记·魏世家)◎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介词“以”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把”等。如:◎

4、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以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韩非子)◎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庄子)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2)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的“因”、“因为”、“由于”。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孟子)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略等于“于”。如:◎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离骚)——我匆

5、匆奔走于前后啊,希望追上前代明王的足迹。(3)“以”的宾语位置和“以+宾”结构的位置1)介词“以”的宾语位置,可前置,也可后置(现代继承后置式)。例如:A.后置:以+名(宾语)。如:◎[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吾道[一以]贯之。(论语)◎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4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新序·杂事)◎[武以]平乱,[文以]经务。(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6、)B.前置:名(宾语)+以。如:此外,“是以”、“何以”、“奚以”中的代词“是、何、奚”作“以”的宾语,通常也都置于“以”之前。如:◎是以不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何以战?2)“【以+宾】”结构的位置,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以责]赐诸民。(战国策)◎否,[以粟]易之。(许行)这种“介宾状语+动词中心语”形式为现代汉语所继承。A.在动词前作状语:[介+宾]+动,如:◎食<以草具>。(战国策)◎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魏风·木瓜)—(她)送给我木桃,(我)回报她琼瑶。◎授之<以鱼>

7、,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汉书•礼乐志)◎晓之<以理>,诲之<以教>。B.在动词后作补语:动+<介+宾>,如:4)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将以()衅钟。(孟子)◎左右皆笑之,以()告。(战国策)(1)“于”和“於”的关系“于”和“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音不全相同。◎在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2.于(

8、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地方用“於”;◎《左传》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诸子著作中,“於”字用例占绝大多数。(参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左传〉虚词研究》78-11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现代汉语中“於”字又简化成“于”(【注意】作姓氏、地名及“於戏、於菟”等读wū的词的不简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