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

ID:27144481

大小:80.0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1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1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2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3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4页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本文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思考。基于全球化时代消费意识形态的广泛蔓延,审美意识形态的无限扩张,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日渐突出等特征的凸显,,已构成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显著标志,并越来越多地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极为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审美文化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显著标志,一方面由当代社会新的文化语境的形成所决定,另一方面亦和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密切相关。揭示全球化时代文化转向的社会文化根源,阐释研究所蕴含的问题与意义,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众所周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2、除了引起世界经本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传媒普遍化等现象的出现外,消费意识形态的扩展、乃至消费文化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特征。无论是大众日常生活形态的变化,还是人类艺术文化及美学的生产,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消费时代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并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与制约。按照西方当代思想家的说法,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文化的整体性呈现,审美观念和艺术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泛化的过程并日益蔓延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消费意识形态。如英国后现代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曾指出,消费文化,这过去一

3、直都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一直被认为是派生性的、边缘性的、女性化的,是生产和经济这些更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但是在现在,消费文化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作用的新阶段。②[英]迈克•费瑟斯通:《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123页。“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②因为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化消费,引起了艺术与生活、学术

4、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既使后现代形成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反叛、颠覆合法化。按照这位思想家的理解,决不能把消费社会仅仅看作是占主导地位的物欲主义的释放,消费文化是整体性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并广泛渗透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最大限度地占据和主宰个体的自由时间。在费瑟斯通看来,不应筒单地排斥或否定消费文化现象,而要充分理解消费在社会结构中具有的核心地位和特殊作用,以及消费实践对社会文化与费瑟斯通相比,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更注重理解消费文化的整体

5、性与能动作用。在他看来,当代“消费”概念的特定含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与生产活动相对的对产品的吸纳和占有,也不同于过去那种把生产看成是主动的,把消费看成是被动的认识。而着重强调,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一种“能动的关系结构”,其对象不仅是指被消费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者周围集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所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形式”,一种“整体性的反应”,我们应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基础性意义上来理解所谓消费,因为它对社会进行新的划分;而消费的物品也构成一个分类系统,消费品反过来又成为社会行为和社会群体的一种代码和标识。④盛宁:《人文困

6、惑与反思__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第270-271、279-280页。鲍德里亚清醒地看到了当代人类的消费行为对个人物质的实践活动的超越。即消费既不是纯物质性的活动,也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消耗或“繁荣”,而是一种新的活动系统与一种特殊的意义结构。在此基础上,一个消费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消费者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都实行心理垄断,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生产方面的完全控制迗到完美统一。鲍氏认为,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不同,此时的垄断体系将“消费”作为控制一切的因素,而这种消费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富

7、裕”,它成了一种战略性与预期性控制的标志。消费对于社会生产的作用,甚至成了生产活动的主宰因素,它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代码。④依据以上论述,无论是费瑟斯通所讲的消费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还是鲍德里亚所提出的消费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这些见解均表明,在消费时代,人类社会已客观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消费意识形态。所谓消费意识形态,是指在人类普遍存在的消费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它代表了消费时代的社会心理趋向。诚如法兰克福学派所分析的生活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

8、,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会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影响,服务于这种主导的社会消费意识,而且也促使大众默认和接受这种意识形态。美国后现代学者杰姆逊甚至认为,在当今时代,文化逐渐与经济重叠,我们已经看到了后现代主义复制或再造一强化一消费资本主义逻辑的方式。“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