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ID:27222338

大小:933.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2-01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_第1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_第2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_第3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_第4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王江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两块糖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1972年。斯坦福大学Bing幼儿园。16个男孩和16个女孩,年龄在3-4岁。“使人惊奇的房间”——装有单面镜的实验室。一套小桌椅、装有巧克力的糖果盒、一个门铃。任务:儿童只有等到实验者工作完回来,才能吃到两块巧克力,等待的过程中不能碰或吃巧克力;如果无法坚持可以按铃叫回实验者,但只能吃到一块巧克力。等待时间为15分钟。2两块糖的故事结果:3岁孩子大部分很难坚持到最后,4岁孩子有接近50%能够延迟满足,坚持到最后

2、。有趣的是:那些在幼儿期能够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孩子,读大学时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SAT)分数也高,社会适应能力也强。3什么是自我延迟满足?自我延迟满足: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两阶段:延迟选择、延迟维持。4国外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50年概况发展特点:3-12岁儿童社会影响因素:父亲缺失、社会责任、社会学习、群体压力、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社会文化心理影响因素:注意、心理表征、元认知、心理冲突、情绪、言语、观念诱导、性别差异预期作用:幼儿期的自我延迟满足水平对青春期后社会适应

3、水平的预测特殊领域: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职业延迟满足、幼儿亲社会性延迟满足5国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10年概况发展特点:2-12岁儿童社会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家庭婚姻质量、社会学习、群体压力、亲子关系心理影响因素:注意、认知表征、元认知、情绪、言语、心理理论、观点采择、气质、性别、脑损伤预期作用:4岁自我延迟满足水平对小学阶段的社会交往和初中阶段的学习适应的预测特殊领域: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职业延迟满足、幼儿亲社会性延迟满足6介绍三项研究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中国和澳大利亚3.5~4.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

4、能力的跨文化比较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7研究一 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8研究目的与假设采用追踪设计,首先考察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在5年后考察儿童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以探讨4岁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的预期作用。9研究方法测量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Time1:1999年10~11月)样本总体:辽宁师范大学幼儿园随机抽取86人,平均年龄4岁,男女各半。追踪样本:54人,平均年龄4岁,男24人,女30人。2×2(被试间性别×被试内奖励物)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1

5、0主要实验工具实验前11主要实验工具正式实验12延迟时间计时幼儿完成等待的时间标准为15分钟。三种情形:一直等到15分钟中途按铃终止延迟中途因违规而终止延迟延迟时间:计时起点和终止点间隔的时间,以秒为单位。13延迟策略编码时间取样观察法,每15秒记录该时间段内典型行为。幼儿表现出何种行为就在相应策略下记1分。11种延迟策略:(1)企图按铃;(2)消极行为;(3)寻求母亲;(4)寻求目标;(5)回避铃;(6)动作分散;(7)离座;(8)静坐;(9)任务自语;(10)非任务自语;(11)自我强化对两位评分者做编码培训,二人达到90%一致后,再编码,确保

6、研究可靠性。14研究方法测量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Time2:2004年10~11月)追踪样本:54人,平均年龄9岁,就读于大连市23所普通小学36个班级中。以自编《小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问卷》、同伴限定提名法、社交焦虑和孤独感量表,测量学校社会交往能力。15结果与讨论考察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16能力分组后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注:(高分组:M+0.67SD,中分组:中间部分,低分组:M-0.67SD)17不同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使用延迟策略差异18儿童9岁时学校适应的差异19儿童9岁时同伴接纳水平的差异20儿童9岁时社交焦虑和孤独感

7、的差异21研究二3~5岁幼儿自我延迟 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22研究目的与假设依据选择等待实验范式,观察并分析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过程中的自发行为表现,分年龄段取样,深入考察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23研究方法被试: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118名3~5岁幼儿,3岁39人(男19人,女20人),4岁40人(男女各半),5岁39人(男19人,女20人)3×2×2(年龄×性别×奖励物)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选择等待实验范式的程序同研究一。24结果与讨论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25延迟时间的3×2×2MANOVA分析年龄:

8、F(2,106)=11.303***p<0.001性别:F(1,106)=1.396奖励物:F(1,106)=0.000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