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

ID:27344249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_第1页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_第2页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技术一、技术特色张力平衡针法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二、技术适应症脑卒中痉挛瘫痪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年龄45-70岁。或小儿脑瘫、截瘫、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痉挛拘急状态者。三、治疗方法1、器械准备:无菌针灸针(直径0.32mm,长40mm毫针)2、操作步骤:(1)体位:取仰卧位,患侧上肢置体旁,手臂伸直,掌心向躯干;患侧下肢自然伸直,胭窝处垫高1.5cm左右,支撑踝关节保持中立位(2)取穴:上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上肢伸肌侧:肩髁、天井、阳池;下肢伸肌侧:血海、梁

2、丘、照海;下肢屈肌侧:髀关、曲泉、解溪、申脉(见表1)(3)手法:1)弱化手法:先取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侧穴位: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取毫针,快速刺入各穴,捻转和角度为90°土,频率为1⑻土次/分,得气后每穴行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1分钟,以不出现肌肉抽动为度,出针轻慢。2)强化手法:后取上肢伸肌、下肢屈肌侧穴位,常规消毒,取毫针,快速刺入各穴,得气后每穴行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1分钟,根据肌肉丰厚度,提插幅度l--3cm,频率为50次/分,稔转角度为180°土,频率为60次/分,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较快。张力平衡针法组取穴及针刺角度、深度技术标准穴位取穴标准针

3、刺角度针刺深度极泉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腋动脉跳动处避开动脉直刺2cm尺泽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直刺3cm大陵仰掌,于腕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1cm肩髑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针尖朝向臂直刺4cm天井尺骨鹰嘴后上方,屈肘呈凹陷处直刺1cm阳池在手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处直刺1cm梁丘仰卧,在膝髌上外缘上二寸凹陷处,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之连线取穴针尖斜向大腿内侧3cm血海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针尖斜向大腿前侧3cm照海在内踩正下缘之凹陷中取穴针尖斜向赏上刺2cm髀关仰卧,在髂前

4、上棘与髂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横纹,与承扶穴相对处取穴直刺5cm曲泉屈膝,在膝关节内侧横纹头上方,当胫骨内踝之后,于半膜肌、半肌腱止端之前上方取穴针尖斜向大腿后侧3cm申脉于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针尖斜向上方刺2cm解溪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接处的横纹中,酶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取穴避开动脉直刺1.5cm3.治疗时间及疗程:留针30分钟,出针前分别用上述手法运针1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隔两天,连续治疗观察3—4疗程。4.禁忌症: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及神志不清者,伴有严重糖尿病者,严重感染,严重心脏病,恶性高血压,肝肾功能

5、不全,造血系统疾病者慎用。排除精神病、艾滋病,以及伴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者使用。5.注意事项:痉挛瘫痪患者因痉挛状态及肌张力增高,容易出现滞针,故病人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便变动体位。医者手法要熟练,进针宜轻巧快捷,提插捻转要指力均匀,行针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运针不宜用力过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