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

ID:27525813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_第1页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_第2页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_第3页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_第4页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关荣(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165000}【摘要】目的讨论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胸腺瘤可发生在前纵隔内从胸腔入U至横膈的任何部位。【关键词】胸腺肿块肿瘤CT诊断许多肿瘤可发生在胸腺,其中胸腺瘤最常见,其他有胸腺脂肪瘤、生殖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类癌等,何很少见。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为纵隔最常见的三大肿瘤。一、胸腺榴1.一般情况胸腺瘤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可分为上皮性、淋巴性和淋巴上皮性。上述任何一种

2、细胞形式为主的胸腺瘤均可以合并重症肌无力,但较常见于淋巴细胞性胸腺瘤。根据胸腺瘤的组织学表现不能可靠地区分其良恶性,确定胸腺瘤良恶性的通常依据是肿瘤的侵犯范围,故称其为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更为合适。约30%的胸腺瘤为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按病理可分为三期:I期为肿瘤限于胸腺体内;II期为肿瘤穿透钮膜至胸腺周围脂肪内,但尚未侵犯临近器官;111期为肿瘤穿透胸腺膜并侵及邻近器官。约有半数的III期胸腺瘤在胸膜上有转移,多呈现局部浸润性生长,沿邻近的胸膜与心包进展。最近,有学者基于形态学与组

3、织学提出将胸腺瘤分为皮质型、髓质型与混合型。这种分类对预后有显著价值。2.CT表现胸腺瘤可发生在前纵隔内从胸腔入U至横膈的任何部位,多位于主动脉弓至心脏大血管交界水平,少数可发生于后纵隔或纵隔外,如颈部、胸膜和肺。胸腺瘤一般表现为前纵隔内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不一,小的仅有1〜2cm,有的仅表现为胸腺边缘的局部隆起,大的可达10cm以上。多数密度均匀,少数可见肿瘤内有钙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肿瘤是良性的。部分肿瘤发生囊性变,形成低密度区,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变广泛吋似囊肿。肿块边界多

4、光滑,小的肿块往往位于中线一侧或叶内,大的胸腺瘤往往位于中线两侧,甚至深入到中后纵隔内,多不对称。增强扫描肿块见轻度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则无增强。CT检出胸腺瘤的敏感性较高,但在40岁以下尤其20岁以下患者,小的胸腺瘤如不造成轮廓改变,因无明显密度差异,不易被发现,幸而20岁以下年龄组很少冇胸腺瘤发生。约35%的胸腺瘤为侵袭性胸腺瘤,其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楚,侵犯并推移邻近结构,向中线两侧生长。肿块常较大,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更明显。也冇的侵袭性胸腺瘤很小。最易受侵犯的纵隔器官是气管

5、、人动脉和静脉、纵隔胸膜和心包,如发现其边缘不规则,是纵隔受侵犯的可靠征象。肿瘤与纵隔结构之间脂肪层的消失,不是非常可靠的纵隔器官受侵犯的征象。但肿块边界清楚,光滑,与邻近纵隔结构之间冇明确脂肪间隙者,则可认为病变为非侵袭性。部分侵袭性胸腺瘤,特别是瘤体较小吋,可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楚,与良性胸腺瘤不能鉴别。增强扫描,特别是采用3〜5cm减薄扫描对判断肿瘤是否外侵很有帮助。侵袭性胸腺瘤很少发生血行或淋巴转移,多以浸润的方式顺沿邻近的胸膜与心包发展,一般局限在一侧胸腔。约15%的患者肿瘤可沿胸膜反摺种植

6、到冋侧后纵隔、后肋膈角或心包,而不与原发肿瘤相连,故在疑为侵袭性胸腺瘤时,CT扫描应包括最低的后肋膈角。1.鉴别诊断(1>胸腺增生胸腺增生是重症肌无力的最常见原因,约奋半数的患者可发现胸腺增生。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胸腺淋巴滤泡增生,胸腺体积可无增大。在CT图像上,约半数的胸腺增生表现为胸腺实质性组织较正常同龄人增大,呈弥漫性,多数仍保持正常形态,密度与正常年轻人的胸腺相似。偶尔增生的胸腺可呈圆形,难以与胸腺瘤鉴别。约有半数的胸腺增生者其胸腺大小显示正常。(2)胸腺脂肪瘤主要由脂肪成分组成,CT值很低,

7、具奋特征性。⑶与前纵隔其他常见肿瘤鉴别畸胎瘤含有三个胚层的组织,CT上密度常不均匀,牙齿、骨骼及脂质成分并存为其特征性表现;没奋钙化和脂肪成分的畸胎瘤奋时鉴别奋闲难。胸骨后甲状腺位于前上纵隔,与颈部甲状腺关系密切。而胸腺瘤好发部位是前纵隔心底大血管前间隙。(4)淋巴瘤成人原发性前纵隔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为结节硬化型Hodgkin病,与胸腺瘤的鉴别要点为:即使融合型淋巴瘤,高分辨率CT奋吋仍可分辨出融合的结节肿块;除前纵隔肿块外,绝大多数患者在颈部及纵隔艿他区域伴右肿大淋巴结;可有肺部浸润表现;胸膜、

8、心包种植,则以侵袭性胸腺瘤的可能性为人。少数完全局限于胸腺的淋巴瘤,从影像学上无法与胸腺瘤区分。(5)胸腺类癌及其他胸腺恶性肿瘤胸腺类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但过去多年来一直把它混同于胸腺瘤。肿瘤的成分是胸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艽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类癌相似。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常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皮肤、骨、肾上腺和淋巴结,有时转移发生很晚。胸腺类癌的CT表现与侵袭性胸腺瘤很难区分。两者鉴别应密切结合临床。肿瘤更具侵袭性,上腔静脉综合征较胸腺瘤更多见。发生在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