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ID:27580368

大小:1.53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8-12-01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_第1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_第2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_第3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_第4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Drugs心律失常(arrhythmias)即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一、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按照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工作细胞自律细胞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mat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正常心肌细胞膜电位0相Na+迅速内流,膜电位由-90mV升至+30mV。决

2、定传导速度。1相K+外流,膜电位降至0mV左右。2相Ca2+内流,同时少量Na+内流、K+外流,膜电位维持在0mV左右,又称平台期。3相K+外流,膜电位下降至静息电位。4相非自律细胞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称静息期。自律细胞可发生自动除极。Na+及Ca2+内流。心室肌动作电位mV+200-20-40-60-80-10013402普肯耶纤维动作电位mV+500-50-100123404窦房结动作用电位0-20-40-60-80403正常奎尼丁300V/S600-50mv-75-1000膜反应性4膜内电位

3、(mV)+200-20-40-60-80-100局部除极化全面除极化+40123abcd0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时程(APD)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一)冲动形成障碍1.正常自律机制改变2.异常自律机制形成(二)触发活动 (triggeredactivity)1.早后除极(earlyafter-depolarization,EAD)2.迟后除极(delayedafter-depolarization,DAD)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A早后除极的膜电位变化B早后除极引起第二个动作电位C早后除极引起一连

4、串触发动作电位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A迟后除极的膜电位变化(↓指示)B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指示)(三)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1.单纯传导障碍2.折返激动(reentrantexcitation)正常冲动传导单向阻滞和折返早后除极、迟后除极及折返激动的形成机制(四)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是目前第一个被肯定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心肌复极异常的疾病,表现为心电图Q-T间期延长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性晕厥及猝死。现已鉴定出LQTS的3个突变基因:第3号染

5、色体上的SCN5A基因,编码心肌钠通道;第7号染色体上的HERG基因,编码Ikr通道;第11号染色体上的KVLQT1基因,编码Iks通道。由于以上基因突变造成通道功能异常,心肌复极化减慢导致Q-T间期延长。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电生理作用及分类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 电生理作用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及触发活动改变膜反应性,影响传导性,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改变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Ⅰ类钠通道阻滞药Ⅰa类Ⅰb类Ⅰc类Ⅱ类受体阻断药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Ⅳ类钙通道阻滞药第三节临床常用

6、抗心律失常药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一)Ⅰa类药适度阻滞Na+通道,抑制心肌细胞膜K+、Ca2+通透性。奎尼丁(quinidine)【体内过程】生物利用度为70%~8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0%消除t1/2为5~7h主要经过肝脏P450氧化代谢,其羟化代谢物三羟奎尼丁仍有药理活性。其代谢物及原形经肾排泄。[药理作用]奎尼丁与心肌细胞膜钠通道蛋白结合并阻滞Na+内流。抑制心肌细胞膜K+、Ca2+通透性。该药还具有阻断M受体和阻断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Quinidine对心室肌细胞APD和ERP的影响1.降低

7、自律性2.减慢传导3.延长不应期【临床应用】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房颤房扑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金鸡纳反应”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奎尼丁晕厥低血压1心率减慢(<60次/分)2收缩压下降(<90mmHg)3Q-T间期延长(>30%)停药指征【药物相互作用】使双香豆素、华法林抗凝血作用增强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能加速奎尼丁在肝中的代谢西咪替丁、钙通道阻滞药减慢奎尼丁在肝脏的代谢奎尼丁降低地高辛肾清除率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用于室性心动过

8、速,作用快,静脉注射或滴注用于抢救危急病例。可引起低血压。长期应用,少数患者出现红斑狼疮综合征。(二)Ⅰb类药轻度阻Na+内流,减慢传导,降低自律性,缩短APD,相对延长ERP利多卡因(lidocaine)【药理作用与机制】对激活和失活状态的钠通道都有阻滞作用,当通道恢复至静息状态时,阻滞作用迅速解除。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短,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的时间短,因此利多卡因对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对除极化组织的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阻滞作用强,因此对于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