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ID:27604626

大小:7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_第1页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_第2页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_第3页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_第4页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李秋林1胡琼2(1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54300;2贵州省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555200)【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077-02【摘要】目的脑出血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其中一种疾病。是中老年常发的脑血管疾病,其来势凶险,致残率高,且易发并发症。为降这一疾病的死亡率和提高其治愈率。方法通过对脑岀血急性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征等的观察。和对其釆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等护理。结果81例脑出血患者降低了死亡率而大大提高了治愈

2、率,12例致残的也基木能牛.活自理。总结在脑岀血急性期,必须严密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才能挽救脑出血患者的牛.命和提高预fe效果。【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观察护理脑出血乂叫脑溢血,是一种大脑实质内无创伤性血管破裂出血。它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疾病,是中老年常发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来势凶险,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及易发并发症。因此严密观察及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抢救脑出血患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临床资料从2004年8月一2009年8月,我院收治了81脑出血患者,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不分性别,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死亡人数位24人(30%),因经济

3、困难放弃治疗的5人(6%),轻,中,重致残的12人(15%),痊愈的40人(49%)。根据这四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我总结了脑出血急性的几点护理要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和预后极为重要。现总结如下:2脑出血急性的病情观察2.1意识观察。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意识的改变是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奋意识障碍或丧失程度,通过病人的语言反应,对答是否切题,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肢体活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觉醒障碍(嗜睡、&睡、&迷)以及意识内容障碍(意识模糊和谵妄)。通过这些观察意识障碍变化情况来

4、估计脑出血量的多少,病情程度及预后。原昏迷病人若出现咳嗽,吞咽等生理反射则逐渐恢复。患者意识逐渐加深,反应迟钝等变化,及吋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处理。2.2瞳孔、头痛、呕吐的观察。瞳孔的变化是判断是否脑疝形成的可靠依据,是尽早发现病情变化,确定治疗效果的必须观察内容[2】。正常人瞳孔等圆等大,边缘整齐,对光线反应灵敏,当光线照射吋缩小,移去吋增大。在两者之间为对光反射迟钝,提示病情较重。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0—6.0mm。在生理情况下,婴幼儿和老年人瞳孔交小,青少年瞳孔交大。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

5、缩小,见于脑桥出血。病侧瞳孔缩小,光反射差,提示多有小脑出血。双眼向下凝视,对光反射迟钝,见于丘脑出血。瞳孔忽大忽小,喷射性呕吐,头痛剧烈,提示脑疝先兆;两侧瞳孔不等大,见于脑疝形成等;双侧瞳孔直径大于5mm为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见于脑疝晚期。头痛,呕吐是颅高压或因出血到延髓所致。一般颅高压患者由于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不能表达出头痛的症状。因此呕吐则是早期颅高压的典型表现。在临床上我们及吋发现,尽早处理。在前面统计的81病例中有一个非常典型事例:杨爱华,女,52岁。入院吋神志呈嗜睡状,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

6、敏。两天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呕吐继而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变迟钝,意识逐渐加深。发现后立即报告医生,加大20%的甘露醇剂量等处理,使患者转危为安。2.3生命征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对生命征的观察至关重要。2.3.1呼吸的观察。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及脑水肿的程度,可通过呼吸节律、深浅、频率的改变来观察。若舌后坠表现出鼾声呼吸,我们可以用舌钳牵拉出舌,防止呼吸道堵塞。脑水肿严重致中枢受压则表现为潮式呼吸,桥脑受压则表现为库式呼吸,延髓受压则表现为叹吸样呼吸,下颌呼吸。呼吸中枢受损时,会出现呼吸抑制。应气管切开包备床旁,随吋准备气管切开进行抢救。2.3

7、.2血压的观察。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一般把血压控制在160/90mmHg左厶。血压过高或过低可影响脑血流灌注量的功能。若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变慢提示脑干受压。若血压相反下降则可能是出现延髓中枢功能衰竭。2.3.3体温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体温过高过低均是不良之兆。在发病一周内体温为低热。体温超过38.5°C提示并发感染。中期可出现中枢性高热,其特点是:体温可呈直线上升高达40—41"C,持续数小吋致数天到死亡;体温也可突然下降到正常。中枢性高热特点:全身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左右体温不对称,无中毒症状,无白细胞增高,不伴心率

8、,呼吸增快,对解热药物降温不产生临床效果。但对使用氯丙嗪及冰敷效果较好[1]。在观察中注意与感染性发热进行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