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

ID:27684003

大小:1.40 MB

页数:149页

时间:2018-12-03

上传者:U-5734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_第1页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_第2页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_第3页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_第4页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药学总论沉阳药科大学李玉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生药学Pharmacognosy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李玉山Tel:024-23986496 第一篇总论 第1、2章生药与生药学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中药的起源 炎帝神农自春秋战国到今,历朝历史学家、历史文献作了肯定的记载,炎帝神农诞生於“湖北随州厉山”。如:春秋《礼记。祭法二十三》:“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於厉山,或曰有烈山氏”。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湖北随州厉山 1、药物(Medicines):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2、生药(Crudedrug):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1.1定义 “生药”一词我国明代太医院中规定“凡天下解纳药材,俱贮本院生药库”。“凡太医院所用药饵,均由……各地解来生药制造”。清代太医院及御药房的医事制度中“凡遇内药房取用药材,……俱以生药材交进,由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 植物类生药:全草——薄荷、益母草部分——人参(根)、甘草(根和根茎)渗出物——苏合香(树脂)、阿片动物类生药:全体——斑蝥、蛤蚧部分——鹿茸、羚羊角分泌物——蟾酥、牛黄矿物类生药:石膏、龙骨 医药原材料:薯蓣科(Dioscoreaceae)穿山龙Dioscoreanipponica的根茎提取薯蓣皂苷Dioscin,分解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用于工业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薯蓣皂苷Dioscin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3.中药(TraditionalChinesedrug):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中药材(个子货)+饮片+中成药个子货:论个的生药,指原药用部位。饮片:切制或切制后炮制的药材。中医处方煎剂直接使用;或制成粉末直接饮用或外用;或中成药方剂和工业原料直接使用。中成药(Chinesepatentmedicines):即处方制剂。根据疗效确切,广泛应用的中医处方、验方、秘方大量生产的药品。六神丸:牛黄、蟾酥、冰片、麝香、珍珠、雄黄 4.草药(Medicinalherb):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中药+草药。道地药材(Famous-regiondrug):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产于河南怀庆地区 1.生药的名称 中文名、拉丁生药名,英文名等。2.生药的来源:包括生物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科名、原植(动)物学名、药用部位。3.植物(或动物)的形态特征4.本草考证了解生药的历史记载,考订古今药用品种。5.产地主产区6.性状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7.显微特征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8.化学成分类别、含量、结构式。9.理化鉴别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10.药理作用生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实验结果。11.功效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1.2记载事项 A.按药用部位分类法: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三版、《中药鉴定学》1.3生药的分类 B.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糖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挥发油类生药等。优点:有利于研究生药有效成分与功效间的关系及含同类成分生药的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二版1.3生药的分类 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化学成分类型药物举例含蒽苷类生药大黄、虎杖、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含黄酮类生药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槐米、红花、石苇、淫羊藿、蒲黄含强心苷类生药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香加批含香豆素类生药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青蒿、茵陈、蛇床子含环烯醚萜类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含木质素类生药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含挥发油类生药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藿香、藿香、荆芥、海金沙含生物碱类生药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连、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茄草、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含鞣质、多元酚绵马贯众、柯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含有机酸类生药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 C.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优点:在生药的临床应用角度比较便利。利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和功效,便于与临床结合。缺点:某些生药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难以归属。例如:《中药学》、《中药药理学》。 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功效药物举例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蒿本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牛蒡子、桑叶、蔓荆子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甘遂、芫花、大蓟、牵牛子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乌鞘蛇、秦艽、五加皮、桑枝、木瓜化湿利尿药芳香化湿药利尿渗湿药藿香、佩兰、砂仁、苍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海金沙、半边莲温理祛寒药川乌、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艾叶、小茴香、丁香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夏枯草、决明子、山豆根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漏芦、青黛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地骨皮、紫草、秦皮理气药厚朴、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木香、乌药、香附、郁金、延胡索、薤白理血药活血化淤止血药川芎、丹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益母草、川牛膝、穿山甲、五灵子、鸡血藤、王不留行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小蓟、大蓟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藕节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芨、棕榈炭 功效药物举例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白附子瓜篓、贝母、竹茹、桔梗、天竺黄、前胡、胖大海、浮海石杏仁、苏子、白部、紫苑、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地龙补益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紫河车人参、甘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北沙参、麦冬、枸杞子、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桑寄生、石斛、百合、西洋参、黄精肉苁蓉、淫阳藿、鹿茸、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锁阳、沙苑子、蛤蚧、狗脊、冬虫夏草镇痉安神药镇痉药安神药白僵蚕、全蝎、蜈蚣、钩藤、天麻、羚羊角、代赭石、石决明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琥珀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牛黄消导药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鸡内金驱虫药使君子、槟榔、乌梅、苦楝皮、雷丸收敛药五味子、肉豆蔻、金樱子、莲子、柯子、乌贼骨、龙骨、牡蛎外用药雄黄、轻粉、密佗僧、白矾、斑蝥、蟾酥涌吐药甜瓜蒂、常山、胆矾 D.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根据生药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排列。优点: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方面的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如:《生药学》教材、《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E.按笔划:辞典类:中药大辞典、药典F.其它:如古书上,按药物自然属性的朴素的分类方法,如《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虽把亲缘关系相近的分在一起,但比起现代的自然系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科学的地方。 1.4生药的利用直接供医疗使用天然化合物医药品的原料食用、香味料、调味料香料染料、涂料农药 中药的性能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中药的性能四气(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二)标定四气的依据: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2.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 中药的性能五味(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芳香避秽。2.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坚阴3.甘味: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4.酸味:收敛、固涩5.咸味:软坚散结、泻下6.淡味:渗湿、利水(三)五味的标定依据:1.真实滋味2.药物的作用 中药的性能归经:(一)含义: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二)确定归经的依据: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立1.根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重于脏腑辨证2.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三)临床意义: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到体表。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等证;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朱砂能安神,归心经。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热咳漱,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葶苈子泻肺实。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一)含义: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确定的依据: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依据药物作用的倾向(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配伍(三)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出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泻利。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消导积滞、潜阳息风、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中药的性能毒性(一)含义:广义的毒性: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二)影响毒性的因素:药物用量大小是影响药物毒性最主要的因素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体质禀赋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毒性反应(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一、炮制(一)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二)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②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③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⑤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 (三)炮制的方法:①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②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③火制:炒、炙、煅、煨、烘焙④水火共制:煮、蒸、淬等⑤其它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酒大黄(酒蒸)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三焦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醋制柴胡能引要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 炮制可缓和药性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所以要通过炮制来纠正其偏盛之性。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 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 二、配伍:(一)含义: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的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二)内容:“配伍七情”单行不仅是指单味药的使用,也包括两药合用,相互之间不影响的配伍情况。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 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配伍内容:“配伍七情”不影响:单行增效:相须、相使功效减效:相恶相互影响增强毒性:相反毒性降低毒性:相畏、相杀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相互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乌头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蔹、白芨;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恶)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配伍内容:“配伍七情”七情配伍是相对的:①与病情有关。②与剂量有关。③与剂型、药用部位有关。④药对之间配伍关系是复杂的。 中药的应用(一)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3、饮食禁忌4、病证禁忌 中药的应用(二)剂量:含义:单味药干燥后的饮片用于汤剂中成人一日的内服量。确定剂量的因素:①药材因素:药材质地、药材性味、有毒、无毒。②应用方面:剂型、用药目的、方药配伍。③患者因素:年龄大小、性别、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等。 生药学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生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遗传学、中医学等学科知识,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活性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1815年,德国的Seydler发表论文“AnalectaPharmakognostica”,首次提出“pharmakognosie”一词。pharmakon=drug,pharmaceuticalgnosis=knowledge1825年,德国Martius在大学设立pharmakognosie科目。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把pharmakognosie翻译成“生薬学(しょうやくがく)”1890年,下山顺一郎出版了第一本《生药学》生药学的发展2.1生药学发展 1905年,中国学者赵燏黄由日本带回此词,1911年编写《现代本草生药学》(上)1037年,叶三多编写《现代本草生药学》(下)1952,李承祜《生药学》1954,徐国均《药用植物及生药学》1956,楼之岑《生药学》1960,南京药学院,《药材学》 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起源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古代时期(公元前221-1840年)近代时期(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 周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书经》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易经》有“无忘之疾,勿药有喜”《礼记》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和磁石5种矿物药烧炼的升华物)等的记载。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据《山海经》记载,药物已多达124种,其中植物药51种、动物药66种、矿物药3种和其他4种。记载的内容涉及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用法等。当时已把药物分类成补益、生育、美容、预防、毒类、杀虫、兴奋、兽用等10类。 我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2.2中国古代本草学的发展 黄河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国古代形成三大文化圈黄河文化圈:黄河以北地区。气候变化激烈、寒冷的草原地带,风湿寒痹病较多发,天然医药原料不太丰富。《黄帝内经》:汉武帝(B.C.141-87),确切年代不详。全书包括2部分:素问——人体生理、病理知识灵枢——针灸术、解剖学气为宇宙之本,从根源上考察阴阳五行学说,疾病是由于气的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的。因此,本书是追求不老不死,中国最早的基础医学书籍。 黄帝轩辕氏(熊氏)籍贯:河南新郑县西北 朝代:上古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是他,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 扬子江文化圈:长江与黄河之间。西部山岭地带,东部平原耕地,天然资源丰富,作为医药原料的药草丰富。《神农本草经》:后含时代(公元25-220)作者不祥,传说名医张仲景、华佗等编著。原文流失,中国最古老的本草学著作。江南文化圈:扬子江以南地区。土地肥沃,草木丰富,高温多湿,热性病、流行病易发地区。《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后汉200,16卷,处方120个。中医学汤剂的最古老的医书。后分成:《伤寒论》——急性病、传染病的治疗法《金贵要略》——慢性杂病的治疗法 神医扁鹊扁鹊 原名秦越人,战国初期齐国渤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北)人。他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扁鹊给人看病,往往药到病除,因此名声大噪,各国驰名。后来,赵国人就把黄帝时传说的名医「扁鹊」的美名赠给他,而把他的真名忘却了。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而且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熨贴、砭石、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华佗东汉未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81 682年),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被称“圣童”。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尊古而不泥古,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论》的方法。非常重视妇、儿疾病,为妇、儿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对防治瘿病、雀目等营养缺乏性疾病有突出贡献。在用药方面重视综合治疗,注重辩证用药,被后世称为“药王”。使用硫磺伏火法,对火药的发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养生学和老年病均有独到的见解。于公元625年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医学着作《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30年后,又写成《千金翼方》三士卷。二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公元628年,孙思邈以101岁的高龄去世。 李时珍像李时珍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书名作者年代说明神农本草经不祥东汉末年3卷,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120中,无毒、有毒均有;下品125种,多毒,不可久服。特点: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汉代以前药物的总结。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梁代(520)7卷,载药730种。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各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一朱书神农(旧作),墨书别录为标识。特点:现存第一本有确切年代和作者的最早本草。本草学祖本。新修本草(唐本草)苏敬等22人唐显庆四年(659)53卷(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图经7卷)。载药844种。特点: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比欧洲Nürnberg(1542)药典早883年。收载图,进口药、香料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唐慎微宋徽宗大观2年(1108)载药1744种。特点:现存最早的原著完整本草。为一本集历代本草学大成之作。由政府派人修订3次,收集医家和民间大量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记载的大量药物资料。现在流传的《神农本草经》是从《证类本草》中辑录下来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万历24年(1596)52卷,列为16部,标明为纲,列事为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我国本草巨著。达尔文称它作“中国的百科全书”,本书出版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珍视。在世界上已有拉丁、英、法、德、日、俄等多种文字的翻译本。 《神农本草经》,3卷,东汉25-200,作者不祥,载药365种。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如:人参、甘草、地黄、桂皮、茯苓、龙骨。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如:当归、芍药、麻黄、葛根、鹿茸、石膏。多数具补养和祛疾的双重功效,但不须久服。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如:大黄、附子、半夏、夏枯草、莨菪子。是以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多数有毒或药性峻猛,容易克伐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本草纲目》的分类是先无机而后有机,先植物后动物。  在植物类药物中,则先草、谷、菜而后果、木;在动物类药物中,则先虫、鳞、介而后禽、兽,最后则叙述人类药。 《本草纲目》不但在国内有着如此深广的影响,早在公元1606年即传至日本。据统计,日本在1637—1714年间先后出现了《本草纲目》的8种刻本,此后还先后出版了日文节译和全译本多种。日本学者研究《本草纲目》并有著作者多达30余种。《本草纲目》在朝鲜、越南等也有较大的影响。大约从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此外,在俄国(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考证,1732年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曾将《本草纲目》中部分内容译为法文,几经周折于百余年后在巴黎发表,引起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学者的注目。据研究,《本草纲目》早在18世纪及以后的年代曾被部分摘译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欧洲在19世纪对研究《本草纲目》与中国本学产生兴趣,并由此而获得博士学位者。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即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 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2.3现代生药学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年代成分生药药理作用1806morphine阿片镇痛1816emetine吐根镇咳1818strychnine番木鳖中枢兴奋1820quininecaffeine金鸡纳树皮咖啡豆治疟疾兴奋剂1828nicotine烟草兴奋剂,有毒1829atropine颠茄根解痉1860cocaine古柯局部麻醉1864eserine毒扁豆缩瞳,治疗青光眼1887ephedrine麻黄镇咳、平喘、发汗 有机化学的发展年代化学成分结构式药理作用1828尿素1935SN类抗菌1940penicillin青霉素抗菌1944StreptomycinAspirinAntipyrineaminopyrine链霉素抗菌解热、镇痛1960thalidomide反应停致胎儿畸形 2.4学习生药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总目标: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一)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1、研究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学。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1)生药的真实性鉴定方法:即“真伪”鉴定,包括基于药用部位形态学的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基于生药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方法,基于遗传物质的DNA分子标记鉴定。 (2)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有效性评价即指对生药中含有的能够代表该生药医疗效应的化学成分的评价,包括生药中所含有效成份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含量限度等,科学评价生药的质量优劣,确保中药疗效。(3)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生药中内源性的毒性成分分析及其限量,外来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检测与限量等,保障用药安全。 2、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调控药材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采收、产地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炮制、调剂、制剂等),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研究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探讨生药适量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其质量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与调控,才是确保生药质量为稳定、均一和可控的关键。 (二)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生药资源不仅是生药的质量控制的源头,因为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它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与生产规模。应用建立的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在真实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寻找同科属或不同科属中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生药,从中寻找更优良的生药,或原生药的代用品,或发现新的生药资源,以确保生药资源优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从草药、民间药、民族药中寻找新资源欧洲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Nutt.分离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L.中制备的具有抗忧郁作用的提取物。银杏GinkobilobaL.叶中制备治疗循环障碍的提取物。 2、根据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或化学成份线索,寻找新资源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产自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我国长期进口。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中国海南、广西、广东产。可作沉香药用。资源短缺的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地区习惯用药管花肉苁蓉C.tubulosa(Schrenk)Wight中有效成分松果菊苷(echinacoside)含量较高,符合药用标准,以被《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 3、以生药中所含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解决药源问题注意野生资源的保护、更新或规范化栽培;应用生物技术生产有效成分;从同科属亲缘较近的种类或已知含有特定成分的植物类群中选择含量高的种类。 黄姜类药材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资源植物。此类成分主要集中在薯蓣属(Dioscorea)根茎组(Sect.Stenophora)植物的根茎中。如三角叶薯蓣(D.deltoideaWall.)含1.8-5.4%;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C.H.Wright)含1.05-4.90%。具有抗肝炎作用的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在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果实、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mileensisT.N.HoetW.L.Shi全草和川西獐芽菜S.mussotiiFranch.全草种均有分布。工业生产的原料主要是五加科植物几种楤木如:曲莲HemsleyaamabilisDiels雪胆H.chinensisCogn.exForb.etHemal的块根,齐墩果酸提取率达7%-9.5%。 1、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2、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中药材(Greencrudedrug)生产3、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制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4、生物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5、中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6、海洋药物的研究2.5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 常用参考书1、《中药材手册》19592、《药材学》19603、《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4、《中药大辞典》19775、《中草药学》19866、《中药志》1979-19987、《中国中药资源丛书》1994,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中国民间单验方》8、《中国药典》,1953,1964,1977,1985,1990,1995,1998(英文版),2000,20059、《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9-1990,1991-1995;《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标准》1996-200010、《中药辞海》1993-1998;《新华本草纲要》1988-1991;《中华本草》1997-1998;《新编中药志》2002;《中国药材学》1996。11、《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原色中国本草图鉴》 有关学术期刊1、《中国中药杂志》2、《中草药》3、《中药材》4、《中成药》5、《时珍国医国药》6、《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7、《中国天然药物》 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J.AM.CHEM.SOC.(6.079)NATURALPRODUCTREPORTS;NAT.PROD.REP.(5.779)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J.ORG.CHEM.(3.28)TETRAHEDRONLETTERS;TETRAHEDRONLETT.(2.28)TETRAHEDRON(2.276)JOURNALOFNATURALPRODUCTS;J.NAT.PROD.1.737PHYTOCHEMISTRY(1.296)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CHEM.PHARM.BULL.(1.13)JOURNALOFASIANNATURALPRODUCTSRESEARCH;J.ASIAN.NAT.PROD.RES.(0.508)NATURALPRODUCTLETTERS;NAT.PROD.LETT.(0.555) 生药学在西方的发展印度,《寿命吠陀经》(Ayruveba),年代不详,最早的医药书籍。Ayru——生活;veda——知识公元前约1550年,古埃及《爱柏氏纸草纪事》(PapyrusEbers)原文记载于由纸草(Cyperusaquaticus)制成的纸上,从古墓中发现。公元28年,希腊医生PedaniusDioscorides,“西方医学之父”,《药物学》(DeMateriaMedica),书中记载600种植物药。如:绵马(aspidium)、鸦片(opium)、麦角(ergot)、桂皮(cinnamon)等。影响西方医药学近1500年。公元130-201年,古罗马医生ClaudiusGalen著书20部,总结了复杂的古罗马医药体系,记述了许多含药用植物处方的制备方法。如英文的GalenicalPharmaceuticals(草药制剂)一词就是由Galen的贡献而来。 生药学教学重点应用现代生药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围绕生药的品种、生药及其制剂的品质标准、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讲授。 第3章生药的化学成分 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          D-半乳糖D-果糖      L-鼠李糖D-洋地黄毒糖一、糖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 2-氨基-2-去氧-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山梨醇        D-甘露醇鉴别方法:1、Fehling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Molish试验:试剂:a-萘酚试液,沿管壁滴加浓硫酸;结果:二液层交界处成紫色环;检测化合物类型:所有糖类、苷类。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显色剂:氨基硝酸银;结果:还原糖显黑色斑点。4、GC、GC-MS分析:糖类化合物可以制成甲醚、乙酰化、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采用GC、GC-MS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低聚糖类由2~9个单糖基通过苷键键合而成的直糖链或支糖链的聚糖称为低聚糖(oligosaccharide)。常见的低聚糖见下表类型名称单糖组成主要分布双糖蔗糖(sucrose)麦芽糖(maltose)乳糖(lactose)海藻糖(trehalose)葡萄糖,果糖2分子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2分子葡萄糖甜菜、甘蔗淀粉经酶水解补乳动物乳汁麦角、酵母等真菌三糖龙胆三糖(gentianose)棉子糖(raffinose)甘露三糖(manneotriose)鼠李三糖(rhamninose)果糖,2分子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2分子半乳糖乳糖,2分子鼠李糖龙胆属某些植物棉籽木蜜鼠李属某些植物四糖水苏糖(stachyose)果糖,葡萄糖,2分子半乳糖水苏属某些植物 多聚糖类(1)肝素(heparin)肝素是分子量约5000~15000的高度硫酸酯化的右旋酸性粘多糖。由A、B两种二糖单元组成。此外肝素的糖链上常接有丝氨酸或小分子肽。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形成。AB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 (2)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硫酸软骨素是保持动物组织水分和弹性的一类酸性粘多糖,是鱼类和哺乳动物软骨的主要成分,主要有软骨素A、B、C等数种。硫酸软骨素C是由D-葡萄糖醛酸1b→3和D-半乳糖1b→4相间连接而成的直链分子,在半乳糖羟基的C6-羟基上有硫酸酯化。一般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粘多糖-蛋白复合体(proteoglycan)而存在。硫酸软骨素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痛、风湿痛,并具有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作用。(3)甲壳素(chitin)甲壳素主要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由N-乙酰葡萄糖胺以1b→4反向连接的直链结构多糖。甲壳素对酸、碱稳定。甲壳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胺是重要的合成原料。(4)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为一类存在于动物结合组织、眼球和皮肤的酸性粘多糖,具有润滑剂和防止微生物侵害作用。由D-葡萄糖醛酸1b→3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形成的重复二糖单位,每一个重复二糖单位彼此以1b→4键结合而成。现在作为化妆品的基质使用。 二、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与非糖部分即苷元(aglycone)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天然界中氧苷最为常见。组成苷类的糖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和鼠李糖,强心苷中还有a-去氧糖。根据苷元的结构类型分为氰苷、酚苷、醇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香豆素苷、环烯醚萜苷等。红景天苷天麻苷毛茛苷(rhodioloside)(gastrodin)(ranunculin) 苦杏仁苷山慈姑苷A巴豆苷牡荆素异芒果苷芥子苷通式 二、皂苷类(一)三萜皂苷1、五环三萜皂苷齐墩果烷乌苏烷羽扇豆烷木栓烷 2、四环三萜皂苷达玛烷羊毛脂烷甘遂烷环阿屯烷葫芦烷楝烷 3、甾体皂苷螺甾烷螺甾烷醇异螺甾烷醇呋甾烷醇变形螺甾烷醇 鉴别Liebermann反应:皂苷在无水条件下与leweis酸作用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生药的70%乙醇提取液,加浓硫酸-醋酐(1:20),三萜皂苷产生黄-红-紫-兰等颜色变化;甾体皂苷最后呈绿色。 强心苷类是生药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地高辛、西地兰、毛地黄毒苷等化合物的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于用于治疗充血型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病。该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夹竹桃科、玄参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毛茛科、萝摩科、卫茅科等植物中。甲型(强心甾型)乙型(海葱甾型)三、强心苷类 苷中的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其他糖类有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L-夹竹桃糖R=HD-地支糖R=HD-毛地黄毒糖R=HD-鸡纳糖L-黄花夹竹桃唐R=OHD-毛地黄糖R=OHD-加拿大麻塘R=CH3强心苷结合的糖类 强心苷的构效关系B/C环反式,C/D环顺式,A/B环有两种稠合方式,顺式稠合为多见。C3-OH主要为b-构型,少数为a-构型。C14-OH为b-构型。C17位必须有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多为b-构型,个别为a-构型。C13位有b-甲基,C10多为b-甲基,也可能是醛基、羟甲基、羧基。C3-OH与糖结合成苷键,可多至5个单元,以直链连接。有仅存在于强心苷中的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其他糖类有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 强心苷类的鉴别1.Kedde反应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1g溶于50ml甲醇,加1mol/LKOH溶液50ml;甲型强心苷由于C17侧链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双键转位形成活性次甲基,与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生成红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产生活性次甲基,因而不能显色(五元不饱和内酯环)。2.Keller-Kiliani反应强心苷溶于含0.5%FeCl3的冰醋酸,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酸颜色变化。如含有2-去氧糖存在,醋酸层渐呈蓝色或绿色。界面的呈色,由于浓硫酸对苷元所起的作用逐渐扩散向下层,其颜色随苷元而异呈不同颜色。如毛地黄毒苷呈草绿色,羟基毛地黄毒苷呈洋红色,异羟基毛地黄毒苷呈黄棕色(a-去氧糖) 四、生物碱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约100余科的植物中,如粗榧科、毛茛科、小檗科、防己科、罂粟科、豆科、马钱科、夹竹桃科、茄科、菊科、百合科和石蒜科等植物多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生物碱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根据分子中氮原子所处的状态分为六类:游离碱、盐类、酰胺类、N-氧化物、氮杂缩醛类和其他类(亚胺、烯胺等)。大多数生物碱一般与有机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于液泡中,有的结合成苷。在生物体内,除以酰胺形式存在的生物碱外,仅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以游离状态存在,如秋水仙碱、咖啡碱(caffeine)和那可丁(narcotine)。 生物碱是生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已有80余种用于临床。如麻黄中的麻黄碱(ephedrine)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哮喘小檗碱(berberine)分布于黄连、黄柏和十大功劳、三棵针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丽江山慈姑中的秋水仙碱(colchicine)临床用于抗肿瘤、抗痛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的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具有抗肿瘤作用。芸香科植物毛果芸香中的毛果芸香碱(pilocapine)具有兴奋胆碱反应系统、缩瞳、收缩平滑肌作用,用于青光眼的治疗。 来源生物碱类型生物碱来源于氨基酸鸟氨酸吡咯类(pyrrolines)吡咯里西啶类(pyrrolizidines)托品类(tropanes)千里光碱、红古豆碱野百合碱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赖氨酸4.哌啶类(piperidines)5.吲哚里西啶类(indolizidines)6.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s)胡椒碱、loberine一叶秋碱苦参碱、石松碱、金雀花碱邻氨基苯甲酸7.喹啉类(quinolines)8.吖啶酮类(acridone)奎宁、喜树碱冉特可林酮苯丙氨酸/酪氨酸9.苯丙胺类(phenylalkylamines)10.四氢异喹啉类(tetrahydroisoquinolines)11.苄基四氢异喹啉类(benz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12.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pheneth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13.苄基苯乙胺类(benzylphenethylamines)14.吐根碱类(emetines)麻黄碱、为麻黄碱哌劳亭、小檗碱去甲乌药碱、罂粟碱秋水仙碱、三尖杉酯碱石蒜碱l-吐根碱色氨酸15.简单吲哚类(simpleindoles)16.简单β-咔波啉类(simpleβ–carbolines)17.半萜吲哚碱类(semiterpenoidindoles)18.单萜吲哚碱类(monotepenoidindoles)蟾酥碱、5-羟色胺harmanine麦角新碱、麦角胺士的宁、长春新碱、利血平 来源于异戊烯来源于萜类19.单萜生物碱(monoterpenoidalkaloids)20.倍半萜生物碱(sesqueteerpenoidalkaloids)21.二萜生物碱(ditepenoidalkaloids)22.三萜生物碱(triterpenoidalkaloids)秦艽甲碱、猕猴桃碱石斛碱、萍蓬定乌头碱、粗茎乌甲碱交让木碱来源于甾体23.孕甾烷(C21)生物碱(alkaloidswiththeC21-carbonskeletonofpregnane)24.环孕甾烷(C24)生物碱(alkaloidswithcyclopregnaneskeleton)25.胆甾烷(C27)生物碱(alkaloidswiththeC27-carbonskeletonofcholestane)康斯生环氧黄杨木己碱茄定碱、浙贝甲素 红古豆碱野百合碱东莨菪碱胡椒碱一叶萩碱苦参碱奎宁冉特可林酮麻黄碱 哌劳亭去甲乌药碱小檗碱三尖杉酯碱石蒜碱l-吐根碱蟾酥碱麦角新碱 长春新碱秦艽甲碱石斛碱乌头碱环氧黄杨木己碱浙贝甲素 2.生物碱的鉴别生物碱的定性鉴别主要利用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和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是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与沉淀试剂生成弱酸不溶性盐或络合物沉淀。常用的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试剂(Dragedorff’sreagent)、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碘—碘化钾试剂(Wangeer’sreagent)、碘化汞钾试剂(Mayer’sreagent)等。薄层色谱最常用的显色剂是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 五、醌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基本母核。对苯醌邻苯醌a-(1,4)萘醌b-(1,2)萘醌amphi-(2,6)萘醌邻苯醌对苯醌二蒽酮蒽醌蒽酮蒽酚氧化蒽酚 丹参酮IIA紫草素柯桠素番泻苷A抗菌、扩冠止血、抗炎、泻下抗菌、抗病毒 鉴别1、Borntrager’s反应取生药粉末约0.1g,加10%硫酸水溶液5ml,置水浴上加热2-10分钟,冷却后加2ml乙醚振摇,静置后分取乙醚溶液,加入1ml5%氢氧化钠水溶液,振摇。如有羟基蒽醌存在,醚层由黄色褪为无色,水层显红色。a-羟基蒽醌红色b-羟基蒽醌红色该反应主要鉴别羟基蒽醌及具有游离羟基的蒽醌苷类化合物,而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要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能呈色。 2.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果含有a-酚羟基或邻位二酚羟基结构时,可与Pb+、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与Pb+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的pH值下可析出沉淀,可用于精制该类化合物。如果母核上有1个a-羟基或1个b-羟基,或二个OH不在同环时,显橙黄-橙色;如已有1个a-OH,并有另一个OH在邻位时,显蓝色-蓝紫色,若在间位时显橙红-红色,在对位时则显紫红色-紫色。试验时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的醇溶液滴在滤纸上,干燥后喷以0.5%的醋酸镁甲醇溶液,90℃加热5分钟即可显色。 六、香豆素类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苯丙素类化合物的一种衍生物,由苯丙酸经氧化、环合生成。母核结构有: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三种类型,后两种有直线型和角型构造化合物。香豆素类主要分布在伞形科、豆科、菊科、芸香科、茄科、瑞香科、兰科等植物中。如补骨脂内酯(psolalen)具有光敏活性作用,用于治疗白斑病。奥斯脑(osthole)来源于蛇床子和毛当归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药理活性。海棠果内酯(callophylloide)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滨蒿内酯(scoparon)是生药茵陈蒿平肝利胆、松弛平滑肌的主要活性成分。 奥斯脑补骨脂内酯海棠果内酯香豆素类的鉴别取生药的乙醇提取液(0.2g5ml),置于紫外灯下观察(365nm),溶液呈兰—兰紫色荧光。 七、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指具有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结构的化合物。目前此类化合物已远远超过这个范围,主要是指两个苯环中央通过三碳链连接形成C6-C3-C6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色原酮2-苯基色原酮C6-C3-C6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双苯吡酮类(flavones)(flavonol)(flavanones)(flavanonols)(anthocyanidins)(xanthones)黄烷-3-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橙酮类(flavan-3-ols)(isoflavones)(isoflavanones)(chalcones)(dihydrochalcones)(aurones)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呈灰黄~黄色,查耳酮为黄~橙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存在共轭体系或共轭很少而不显色。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的水龙骨科、银杏科、小檗科、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和鸢尾科等植物中,在菌类、藻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中少见。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银杏双黄酮(ginkgetin)、槲皮素、葛根黄素(puerarin)、芦丁(rutin)等均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芦丁、橙皮苷(hesperidin)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用于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破裂和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山楂黄酮、山奈酚(kaempferol)等具有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异甘草苷元(isoliquiritigenin)及大豆素(daidzein)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黄芩苷(baicalin)、水飞蓟素(silybin)有很强的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从南美产药用植物VerbenalittoralisH.B.K.分离到的verbenachalcone是一种由二分子二氢查耳酮通过C-O-C连接形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脑神经成长因子(NGF)活性的药理作用,有望开发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verbenachalcone芦丁水飞蓟素 鉴别:1.盐酸-镁粉还原反应取生药粉末少许置于试管中,用乙醇或甲醇数毫升温浸,滤液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数滴浓盐酸。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二氢黄酮醇类显红~紫红色,异黄酮类、查耳酮类、花色素类及部分橙酮不显色。本反应机理为生成阳碳离子所致。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具有下列结构单元的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镁盐、铅盐、锆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常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醋酸镁、二氯氧化锆等。 八、萜类和挥发油(一)萜类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以异戊二烯(isoprene)为基本单位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凡是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acid)作为前体物生合成的,分子式的通式为(C5H8)n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自然界已经发现约22000种。分类碳原子数通式(C5H8)n分布半萜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四萜5101520253040n=1n=2n=3n=4n=5n=6n=8植物叶挥发油挥发油树脂、苦味质、植物醇海绵、植物病毒、昆虫代谢物皂苷、树脂、植物乳汁植物胡箩卜素 香茅醇香叶醛l-薄荷醇薄荷酮樟脑l-龙脑斑毛素龙脑生药称为冰片,具有发汗、兴奋、镇痉和防止虫蛀蚀等作用,它和苏合香脂配合制成苏冰滴丸代替冠心苏合丸治疗心绞痛、冠心病。樟脑有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经痛、炎症、跌打损伤的擦剂和强心剂。斑蝥素可作为皮肤发赤、发泡和生发剂,其半合成产物N-羟基斑蝥胺(N-hydroxycantharidimide)具有抗癌活性。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a-山道年从黄花蒿ArtemisiaannuaL.中分离到的青蒿素(qinghaosu,arteannin,artemisinin)具有很强的抗疟原虫的生物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疟疾。其经结构改造的半合成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蒿甲醚(artemether)、青蒿琥珀酸单酯(artesunate)等具有抗疟效价高、原虫转阴快、速效、低毒等特点,现已制成多种制剂应用于临床。从菊科植物茴蒿ArtemisiacinaBerg.分离到的-山道年(-santonin)具有强力驱蛔虫作用,但服用过量可产生黄视疟毒性,已被临床淘汰。 紫杉醇银杏内酯A紫杉醇(taxol)是从红豆杉等植物中分离到的抗肿瘤化合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药理作用。 (二)挥发油类挥发油(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种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大多数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油主要分布于松科、柏科、马兜铃科、木兰科、樟科、芸香科、蔷薇科、瑞香科、桃金娘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姜科等植物中。存在于腺毛、油室、油细胞或油管中。挥发油所含成分复杂,主要由萜类(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组成。挥发油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驱风除湿、活血化瘀、温里祛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如薄荷油具有清凉、驱风、消炎、局麻作用;柴胡油解热;当归油镇痛;丁香油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香柠檬油抑均;茉莉花油具有兴奋作用。 九、其他成分(一)木脂素类木脂素(lignans)是由苯丙素氧化聚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有二聚物、三聚物或四聚物。母核主要有以下构造: 五味子素甲R=CH3厚朴酚五味子酚R=H生药五味子中含有的五味子素甲(schisantherinA)及其同系物是一类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具有保肝、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五味子酚(schisanhenol)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氧自游基作用,五味子素醇甲具有中枢神经镇静作用。厚朴酚(magnolol)和和厚朴酚(honokiol)具有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 (二)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iridoids)是具有环戊烷环烯醚萜(iridoid)和环戊烷开裂的环烯醚萜(secoiridoid)两种基本骨架的单萜类化合物。生药山栀子主要成分栀子苷(gardenoside)和京尼平苷(geniposide)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京尼平苷具有泻下作用和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地黄的降血糖的活性成分为梓醇,该化合物还具有利尿和缓下功效。环烯醚萜骨架裂环环烯醚萜骨架京尼平苷梓醇 (三)奥类衍生物奥类是具有五元环与七元环并合形成的芳环骨架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植物中的倍半萜奥类化合物主要是其氢化衍生物。新疆雪莲Saussureainvolucrate含有的大苞雪莲内酯(involucratolactone),圆叶泽兰Eupatoriumrotundifolium中的抗癌活性成分泽兰苦内酯(euparotin)等都属于奥类衍生物。(四)其他除了以上介绍的生药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成分,如有机酸类、蛋白质、氨基酸、肽类、脂质类、芳香族化合物、鞣质和一些无机微量成分等。请参阅有关天然药物化学的专业书籍。泽兰苦内酯大苞雪莲内酯 第4章生药的生产 4.1生药的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大时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总含量=单产量×有效成分百分含量 4.2生药一般采收原则根和根茎类宜在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收。叶和全草类宜在花蕾将开放或花盛开的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收。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秋季采收。花类花刚开放时采收。果实和种子类果实宜在成熟时才收,种子宜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4.3中药材集散地百泉药交会河南省辉县。“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要不全”。樟树药业江西省清江县。“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美”。“药都”。药材加工、炮制、制剂、药材贸易具有悠久历史。药城禹县河南省许昌地区。“药城”。此行医采药。药乡亳州安徽省亳县。故称“商汤古都”、“魏武故里”。老子、华佗、曹操出生地。中药材栽培、炮制技艺高超。白芍、菊花、花粉、紫苑等130种药材。药都安国河北省安国县,古称祁州。“天下第一药市”、“药都”。种植面积60—70km2。药材加工遍布全县,饮片产量7000kg。200多品种。地道药材祁白芷、祁薏苡、祁菊花。四川的荷花池四川省成都市北。四川是我国最大的药材产区,水、陆交通方便。市场营业面积21000m2。其他郑州南大街、西安康复路、广西玉林、广州清平药市。 第5章生药的鉴定 生药鉴定可为生药品种的确定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以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及用药的安全有效,同时在发掘利用新药源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1鉴定生药的目的:真、伪;优、劣。一、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二、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三、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一、国家药典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自1953年版起至2000年版止,共出版7次。二、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对药典未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疗效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写,卫生部批准执行,作为药典的补充。三、地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药品标准。5.2鉴定的标准 2000版药典药材的记载格式和规定项目1.中文名;2.汉语拼音名;3.拉丁名;4.基源;5.性状;6.鉴别: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7.检查:杂质、水份、灰分8.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幅度);9.浸出物:水溶性,醇溶性,醚溶性浸出物等含量标志;10.炮制:净制、切制、炮炙、炮制品;11.性味归经: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归经;12.功能主治;13.用法用量;14.注意;15.贮藏。 一、基原鉴定:又称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动植物分类的知识,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学名和药用部位,是生药鉴定工作的基础。1.原植物形态的观察2.核对文献3.核对模式标本5.3生药鉴定的内容 二、性状鉴定: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传统经验鉴别:党参——皮松肉紧狮子盘头何首乌——断面有云纹花纹苍术——断面有朱砂点大黄——星点黄连——过桥杆 三、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药味的组织、细胞或后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一)显微鉴定常用的方法1.徒手、滑走、石蜡切片法(横切片或纵切片2.表面制片3.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4.细胞后含物鉴定 (二)显微鉴定的观察要点1.根类生药2.根茎类生药3.皮类生药4.叶类生药5.花类生药6.果实类生药7.种子类生药 四、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一种方法。(一)显微化学反应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利用显微和化学方法,确定生药有效成分在生药组织中的部位,称显微化学定位试验。(二)微量升华(三)荧光分析(四)分光光度法:UV、IR、NMR(1H,13C,DEPT,1H-1HCOSY,HMQC,HSQC,HMBC,NOESY,ROESY)、MS(EIMS,FABMS,ESIMS,FDMS,CIMS)、ORD、CD(五)色谱法(TLC,GC,HPLC,指纹图谱) 五、生物检定:又称生物测定,是利用药物对于生物(整体和离体组织)所起的作用,以测定药物的效价或作用强度。六、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IdentificationbyDNAmoleculargeneticmarker)比较物种间DNA分子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鉴别物种。DNA分子是由G、A、C、T四种碱基构成,为双螺旋结构的长链分子,生物体特定的遗传信息便包含在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中,不同物种遗传上的差异表现在这4种碱基排列顺序的变化,这就是生物的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 第6章植物的分类 6.1植物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1.恩格勒分类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勃兰特(Prantl),1897年,《植物自然分科志》。2.哈钦松系统: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1926和1934年,《有花植物科志》。3.塔赫他间系统: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Takhtajian),1954年,《被子植物起源》。4.克朗奎斯特系统: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Cronguist),1968年,《有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 6.2植物分类的单位和等级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门………………被子植物门Ane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tednneae目……………毛茛目Ranales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属……………黄连属Coptis种……………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 采用拉丁文来命名,Linne二名法基本格式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氏缩写例:(1)黄连(毛茛科)CoptischinensisFranch(2)厚扑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一种植物由二人共同命名,二人姓氏缩写之间用“et”连接(3)长茎柴胡BupleurumlongicauleWall.exDc.Wall首先定学名,但未有效发表;Dc后定名,有效发表者。(4)紫金牛Ardisiajaponica(Hornst.)Blume括号内为人名缩写,表示此学名重新组合而成,保留原来的种加词和原命名人,原命名人加括号,以示区别。6.3植物学名scientificname (5)种以下分类等级,简化,表示方法:原种名后+亚种缩写(ssp.)+亚种加词+亚种命名人缩写亚种缩写:ssp.变种缩写:var.变型缩写:f.种(species):系指种群,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的祖先、相似的形态、一定的分布区及生殖隔离性等特征的生物群。 1.基本格式: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用物种(第二格)常见的药用部位:根Radix,根茎Rhizoma,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果实Fructus,种子Semen,全草Herba6.4生药的拉丁名 2.具体则有许多表现形式:(1)药用部位名+属名一个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时,或一属中有几个种作同一药材使用时:例:麻黄HerbaEphedrae(2)药用部位名+种名如颠茄HerbaBelladonnae(3)药用部位名+属名+种名同属中有几个品种来源,分别作为不同药材使用时: 例:当归RadixAngelicaeSinensis独活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 (4)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的附加词放在属名或种名后面例:熟地黄RadixRehmanniaePreparata(5)药用部位名+et/seu+药用部位名+药名药用部分如包括两个不同的部位时,则: 例:大黄RadixetRhizomaRhei(6)动物以全体或无组织类药,直接以属名、种名或俗名命名例:阿片Opium,芦荟Aloe,麝香Moschus,斑蝥Mylabris(7)矿物药以原矿物的拉丁名命名例:朱砂Cinnabaris,雄黄Realga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