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ID:2776316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校教育如何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教育热点之一。自2010年起,笔者所在的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中心小学便以“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的办学理念,通过“把老师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大胆探索;并以分项教学及走课制的形式,开设各类艺术、体育特色课程,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色课程改革之路,从而努力促使教师艺术整体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发展,促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为更好地促进社团的发展,学校确定开发古筝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

2、目的与背景器乐的学>」对于提高学生音?省13.谧唷16.指械纫衾炙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筝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优美,易于入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学习;古筝艺术也得到了可喜的普及,渗入到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之中。在这样的情形下,古筝教学也渐渐深入和普及到中小学的课程,成为很多学校的社团学习课程。这几年,木校对古筝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充分分析学校现状,大胆探索,全谢启动了古筝校本课程,对古筝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冃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确定古筝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古筝校本课程的

3、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一套适合木校社团学生的古筝教学过程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研宄内容:选择和确定适合小学低中高年级学习的知识、作品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内容,实施校木课堂教学;古筝校木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古筝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的研宄。教学实践与探索一是注意教材内容的渐进性。在古筝的教学过程,因为教材版本较多,每种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进度和问题不一,所以学校要优化古筝教学教材的内容,为每个年级的社团设立不同的练习技巧和演奏曲0。二是设计有趣的练习。通过特定的练习,能解决学生们技巧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摇指问题。但是,仅靠

4、机械性的训练不行,还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短小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出许多有趣的练习,比如哼唱旋律,学生不仅可以熟悉旋律,而且起到了练习节奏和音准的作川,还为下一步的合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三是帮扶学习,培养团队意识。由于集体课教学形成了一个教学场,与一对一的教学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相互参照、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即便有些问题一时做不好,也可以回家再练习。为了争取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很好地表现自己,她们都会在家认真地练习。此外,教师还要抓住学生自尊心强、喜欢表现的心理特点,经常

5、性地抽出某个学生进行单独演奏,或逐个抽出來按段落进行接龙似的演奏,这样,教师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四是制订固定的检查评价机制。为检查学生们的古筝学习进度,可以每个月对她们进行一次考核,从唱谱、技巧、乐曲演奏的完整性和表现力来评价每一位学生当月的学习情况。五是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微信群及时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方便教师在第一时间进行指导;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并把学生在家练习的视频发送给老师检杳。六是社团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出活动是演奏者把音乐情感延伸到更高

6、意境的一种表演形式。古筝演奏时配合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作为和观众沟通的桥梁之一,真正做到情态、乐态、形态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够提高团体的合作意识。而群体表演的观赏性更强。学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演出屮找到自豪感,训练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校木课程开发初见成效学校通过开发古筝校本课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发展,促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另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了学生的气质修养。因为学习古筝,也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

7、聚力。此外,古筝学习是需要有传统文化底蕴作铺垫的,通过对曲目内涵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领会乐曲的宗旨,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一个乐曲,无论技巧、旋律多么简单,它不是单纯模仿教师的演奏,而是通过g己对乐曲的理解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