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

ID:49742108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4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_第1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_第2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_第3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_第4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摘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当地震来袭时能尽可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避免过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正确处理建筑结构自身的刚度和韧性之间的关系,合理选取建筑结构形式,是在精确计算模型之前,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各种新型的隔震及制震技术也随之发展。合理有效地应用这些新技术,结合抗農技术一起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隔震一、震灾历史冋顾1•日本阪神大地震1995年1月17口5时,在口本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发生

2、了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此次地震在多处引发火灾,火势严重,烧毁很多房屋。2•中国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0级地震。震中烈度最大11度。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農源深度为10〜20千米,震源较浅,因此破坏性巨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许多垠塞湖。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设计地震力的大小是否合理。同样规模的结构,我国的设计地震力只有日本的一半,其至更小,而汶川地震的能量却远远超过了日本阪神大地震。3•日本东日

3、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口本当地时间14时,□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二、抗震结构设计的刚柔之争抗震设计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是将刚性和柔性(即韧性)赋予建筑物。只靠刚性抵御地震的建筑物是极少的,人多数结构是刚柔兼济以对抗地震。因此抗震设计的实质就是定量地处理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Z间的关系。所谓“刚”,就是指结构口身应具有较大的刚

4、度和强度,其自振周期较短。与之相反,所谓“柔”就是指结构的刚度较小,其自振周期较长。判断一个建筑物抗震性能好与坏的标准,到底选用刚性结构还是柔性结构,在学术界一度成为很有争议的课题。这个课题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建筑界展开过激烈的论争,这就是当时口本建筑界有名的“刚柔论争”。刚派认为不管怎样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发生共振是无法避免的。而柔派认为结构的刚度应该减小,避免和地震发生共振现象,由此來减小结构的震动。三、结构设计方法1•结构类型的选择进行结构计算之前,应首先对结构的形式进行选择。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建

5、筑物所在场地条件,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2.结构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尽量均匀对称,以使结构质心与结构刚心重合,以避免地震时结构发生扭转破坏。竖向构件尽量连续贯通,保证结构内力传递明确。3•结构计算目标及原则近年来,国内外抗震设防冃标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根据上述三水准抗震设防日标的要求,在第一水准(小震)时,结构应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因此,可以采用线弹性动力理论进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以满足强度要求。在第

6、二和第三水准(中震、大震)时,结构已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主要依靠其变形和吸能能力来抵御地農。在此阶段,应控制建筑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以避免产生不易修复的变形(第二水准耍求)或避免倒塌和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三水准要求)。因此,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变形验算。卩q、隔震和减震技术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1•隔震结构口本学者河合浩藏在1881年提出最初的隔震构想。他认为先在地基上纵横交错放置儿层圆木,圆木上浇筑混凝土层,再在混凝土层上盖房。由于设置了可滚动的圆木,削弱了地震传递给建筑物的能量。1909年,J.A.卡兰特伦茨在美

7、国提出了另外一种隔震方案,即在基础与上部建筑物之间铺一层滑石或云母,地震时隔震层的滑石相互错动,从而减小地震传递给上部建筑物的能量,以达到隔离地震的日的。冃前我们采用的隔震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础隔震,另一种是中间层隔震。使用最广泛的是基础隔震。基础隔震就是在基础和结构之间另设一层,这一层作为隔震层,在隔震层设置一些特殊的隔震器材。隔震器材主要分为隔震支座、减震器、隔震支座和减震器的复合装置。(1)隔震支座隔震支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叠层橡胶支座,也称为无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另外一种是滚动活滑动支撑。应该注意的

8、是,这种装置应该设置在轴力变化不大的柱下。(2)减震器减農器分为弹塑性减農器、油压减震器、黏性减農器、摩擦型减震器等。减震器具有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反应的作用。但是减震器不具有竖向支撑的能力,变形恢复能力也不强。所以,在隔震结构中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隔震支座一起使用。一般来说,减震器不直接设置与柱下,而是设置在上部结构的基础梁Z下。(3)隔農支座与减慝器的复合装置为了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