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

ID:27931346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_第1页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_第2页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_第3页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_第4页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山西方言语汇的文化特点摘要:山西方言语汇,指的是山西方言里“语”的总汇。山西方言中有大量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四字格俗成语,这些“语”带有鲜明的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地方习俗等浓郁的文化特点,它活跃在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交际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语汇处在急剧的演变之中。如果不尽快启动抢救工程,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就有可能随着一代人的逝去而大量消亡,甚至会给地方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关键词:山西;方言语汇;语言特点;文化特点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86-01山西方言中冇大量的

2、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成语,活跃在人民群众的U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交际作用。语类齐全、数量繁多的山西方言语汇,逐渐引起了方言研宄者的关注。可以预见,对山西方言语汇的研宄,将成为山西方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的亮点。由于语汇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方言语汇在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方面,比方言词汇具有更强的承载力。从丰富多彩的方言语汇屮,我们可以看到浓郁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一、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和地方习俗在晋中地区广泛流传着下面一些谚语:秤平斗满,尺子绷展丨让人买卖主顾多I生意靠实诚,买卖凭木钱I买死了店户年年在,卖死了客人永不来I真金不

3、怕火炼,好货不怕铺摊这些谚语是对晋商“诚信为本”经营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当地还有不少商业谚语,反映出晋商的经营理念和经营作风。如:好市莫赶,烂市莫丢I九等买卖十一作I快不赶,慢不懒I能叫(宁叫)人等客,不叫客等人I气大隔财,和气消灾I三分利钱吃饱饭,七分利钱饿一半I挑剔是买主,喝彩是闲人地方饮食习俗也可以从语汇中反映出来。如晋南是产麦区,以馒头为主食,称作“馍”或“馍馍”。当地关于“馍”的谚语和惯用语很多,当地人随口可以说出一大串来。例如:不吃馍馍不叫饭I黑馍多就菜,丑人多作怪I老汉离不了婆婆,娃娃离不了馍馍I馍馍不好一箅子,庄稼不好一季子I馍馍吃够,万事不愁I正月亲戚多,馍馍换馍馍在

4、晋北的众多饮食语汇屮,有关“糕”的条冃最多,例如: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I不吃油糕不粘油手I大同人不攒膘,有了黄米就吃糕I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I油抹糕,两面光I黄米糕搋(揉)至Ik做买卖话到山西的糕,特指用黍子谢或黍子去皮后的黄米妞做成的块状的食品。黍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一带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晋北的“糕”类语汇比其他地区丰富得多。“糕”谐音“高”,在以“糕”为美食的浓浓的风情中,同时寄托着人们“步步高”的企盼与祝福。随着文化的交流,这种饮食习惯连同一些“糕”类语汇己经遍及山西各地。二、反映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人生道理方言语汇中,包含着当地群

5、众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总结出來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人生道理,放射着智慧的火花。例如:①儿多女多,吃了哥(父亲)姐(母亲)的鼻子耳朵(平遥)②不怕百事不利,单怕灰心丧气(原平)③阳婆爷(太阳)不打一家门上过(阳曲)例①形象描述儿女多的父母为儿女吃苦受罪的事实,启示人们不要过多生育;例②告诫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丧失信心和勇气;例③揭示“机遇对谁都一样公平”的道理。三、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特点在山西各地浩繁的谚语屮,农业谚语占有相当的数量。世世代代门耳相传的民间语汇,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山两农耕经济的普遍特点。例如晋南古称河东,是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

6、之一。这一带为产麦区,素有“山西粮仓”之美称。经济作物方面,以棉花为首。如:稠麦呛死草I麦苗开花一场风,十个麦粒九个空I想吃麦妞,伏里犁地三遍I立夏种棉花,有树没疙瘩(棉桃)I棉花不打掐(整枝),光长柴架架I麦茬浇棉花,十年九不差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象谚语的构成条件和观察角度也有所不同。如云雾笼罩山顶的自然现象是有雨的预兆,一般称作“山戴帽”。清梁章鉅《农候杂占》卷二“山占”:“海州朐山俗言朐山戴帽即雨盖,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也。”在山西各地方言中,此条谚语有众多不同的说法。例如:①稷王山戴帽儿,龙讫蚤(龙虱)溜道儿(新絳)②孤山戴帽,长工睡觉(万荣)众多朴素、精辟、琅琅上门的农业、

7、气象谚语,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珍惜。参考文献:[1]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山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