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

ID:28012312

大小:12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_第1页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_第2页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_第3页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_第4页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上学期网络村工作计划网络年段经过三年的自我管理,完成了第7次中考,本次中考顺利完成了教务处的各项指标。一、中考成绩追踪:132组2011年中考成绩(网络7、8班,年段1-8班):1.优秀率与及格率(含保送):(1)优秀率512分线: 前179参比人数优秀率小学入学487861.54%中考优秀率567871.79%绝对值增量810.26%相对值增量16.67%16.67%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官方评比要求,网络班优秀率有所提高。(2)及格率384分线: 前234参比人数优秀率小学入学587874.36%中考及格率667884.62%绝对

2、值增量810.26%相对值增量13.79%13.79%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官方评比要求,网络班及格率有所提高。2.达到我校入取分数线线:(1)中考与四校联考综合计算,(含保送,不含外考):网络、年段1-8班、海集 540分531分网络7748.1%50.6%我校36035.8%38.1%海集438711.1%15.5%以上数据由教务处提供计算得出。上表数据不含海集片区的外考考生,含保送生。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的升学率远远高于海集片区。问题1:难道集美街道的学生比海集片区的学生聪明?问题2:难道我们学校的教师能力大大超过海集片区的教师?问题3:难道我们

3、的学校环境(含应试的教学设施)大大超过海集片区的学校?问题4:难道我们的教师加班加点大大超过海集片区的教师?据我所知,我们的应试科目的课时量比十中还少。问题5:改变我们教育环境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但应试成绩的高分比例能够增加几倍吗?问题6:请老师们思考,如果我们整班人马与海集的某个学校交换教学,你的结局是什么?问题7:请考虑集美街道的社会环境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2)中考卷面成绩对比(不含保送):--- 网络20年段20网络50年段50网络正取540年段正取540网络择校531年段择校531高分段620125015731783参考人数55304

4、553045530455304相对值增量10.9%6.60%21.8%16.4%27.3%24.0%30.9%27.3%以上数据表明:网络班的应试指标到达了教务处的要求(上表数据不含海集片区的外考考生)。说明:上述数据是以本年段作为参照对比,因为没有集美区的小学成绩作为参照,只能与集美区的中考成绩进行比较,无论是年段还是网络应试成绩都是进步的,只是进步多少的问题。3.132组平均分走势: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来132组网络班的应试成绩在入学比值线上方运行,中考冲刺有所提高,平均分提升了5%左右。二、科学活动追踪:132组网络班三年参加科学活动获奖情况: 全

5、国奖省级奖市级奖电脑作品2622科技创新 113合计273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网络132组网络班的学生参加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及获奖成果,占年段的绝对优势。小结:132组网络班并没有因为参加科学活动而影响学生的应试成绩,他们的应试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上都达到达到教务处的要求,并且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高考成绩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高考追踪:1、2007-2009三年中考与高考的关系:(1)生源分析:网络班生源分析:网络班的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通过夏令营德育及电脑技术考核,名额不足由年段补充。没进入网络班的学生有两部份,一部分学生只报名参加培训,

6、另一部份是夏令营期间不遵守营规的学生,但他们的三主科总评不低于网络班的平均分。125组报名人数刚好96人,并不像外界传言的经过特别挑选;126组网络班只报名的不足80人,没有挑选的余地;127组网络班报名的只剩下20多名,其余的70人由年段安排;128组网络班报名基本达到96名;129组报名人数不足96人。五年网络班初中人数不足500名,参加高考的自然少于500人。集美中学高中及普通班生源分析:初中普通班生源与网络班的生源差异不大,到了高中同样分散到厦门地区的各个高中学习;集美中学高中生源来源于本校35%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海集片区15%的中考正取生及择校生

7、、经过特别挑选新疆班、五校联考的省招生,五年2500人以上(含我校初中考到其它学校的学生)。以上是两个生源质量悬殊的群体,试想一下这两个巨大反差群体的高考成绩如果呢?(2)高考成绩追踪:2001年第一届两个班的学生98人(小学升初中自愿报名),07年高考47人考上本科(不含体、美、音学科);文科609分全省排名前200,理科648分考上人大;本一17人,上线率超18%(17%是当年教育局分配给我校高中的本一入取率),600分6人(含高考保送2人)。2002年第二届两个班的学生78人(小学升初中自愿报名),08年高考本科线超过40%,600分以上超过3人,本

8、一超10人。2003年第三届两个班的学生96人(小学升初中自愿报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