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ID:28189646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_第1页
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_第2页
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体验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张孝安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红军小学44430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牛.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也就决定了“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只有让学生去实践,去身体力行,去亲身体验,才能获取真知,发展能力。一、创设情景,激活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学生的情感在一定

2、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各种事务的支配,所以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情景,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全身心投入。1.音乐渲染,营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创造出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这是引导体验的好方法。如在教学《掌声》时播放《掌声响起来》,教学《给予树》时播放《爱的奉献》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能不自觉地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2.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为学生提供视听动画等逼真的情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的

3、思想情感获得多元的体验。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放一段录像:夜幕中,响起了哀乐,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少,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光靠教师语言描述所不能达到的。二、诵读感悟,丰富体验1.品味语言,体验情景。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苏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反复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才能使学

4、生体验到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2.加强诵读,强化体验。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谓“书读百遍,苏义自见”。读,就是让学生去与教材对话,它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更是一种过程。一千个读者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句话,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读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强化了内心的体验,读出了义,读出了情,读出了味。同吋,对于一些优美的语句,精美的篇章,让学生反复去读,去背,

5、学生读得多了,记得多了,感悟的也就多了,遇到同类的文章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三、拓展阅读,升华体验1.进行前瞻性阅读。在学课文之前,让学生査阅课文的作者情况,包括生平、主要作品、经历、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等;查阅课文中人物的情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任务;查阅课文时代背景,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写作的思想。这种査阅的过程也是深化情感体验的过程。2.加强延伸型阅读。把课文之外的内容纳入学生的视野。一方面观照课文,另一方面又拓展了课文,使学生的解读有一种宽阔感和纵深感。教学《颐和园》一课,我布置学生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收集,来完成颐和园一些景点的介绍和名称的由来,根

6、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对某•一专题深入研究。学生收集了大量有关颐和园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找到了许多有关颐和园的网站,学生能从上面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有价值的信息。1.进行大量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一个学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阅读量,B的在于通过阅读让学生去积累,也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感才会更加丰富,更加敏锐。但在教学中,我们光凭薄薄的几本书是远远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的阅读量的。语文体验性学习应立足于课堂,让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精神敞幵地面对语文,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

7、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感悟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情感,提高语文素养,享受学4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