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

ID:28258827

大小:6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_第1页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_第2页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_第3页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自2006年9月份起,笔者撰写的《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连载于《收藏》杂志之后,受到了一些藏友的好评,我很欣慰。不料,在2007年第9期《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十)》发表后,却引起了个别人的谩骂。其导火索,是因为我在题为“文化创新”的章节中,将他们经营的品种、造型不伦不类的所谓“苍山文化”玉器称为赝品,并配发了一幅图片。这位先生质问:你凭什么把我们的真品说成赝品!根据何在?我看到过这位先生在雅昌艺术论坛发表的若干帖子。最引人注冃的消息是此人关于在2006年10月4〜7日

2、在北京报国寺举办“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展”的通知。通知中,该先生声称展品数量为2⑻件左右。仅仅从展品数量上,就可以断定此人为屮国龙山文化的收藏大腕。我有幸得到了一份为该展览专门印发的宣传折页《山东龙山文化精品玉器》,小册子前冇《前言》,后冇《我的自述》,册子的首页图案为一套完整的玉覆面,其后宥27幅玉器照片。面对建国以来规模最大且在首都举办的个人龙山文化玉器展中所亮相的“精品”,我愕然:这些让人疑窦从生的东西,就是国内顶级玉器专家所认定的真品吗?之所以对所谓的“苍山文化”玉器深恶痛绝,是因为笔者本人

3、就是这种赝品的受害者。在此类玉器面世之初,我曾经买进一批且沾沾g喜。但是一年之后我发现,陆续出现的“苍山文化”玉器的造型越来越怪,体积越来越大,工艺越来越粗,沁色越来越浅,东西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再过不久,山东各地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先后出现了此类东西。后来国内一些收藏类刊物陆续刊登了经专家鉴定为赝品的此类玉器的照片,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对于这位先生的这些“精品”,即使专家鉴定为真了,我依然疑问重重:1、造型稀奇古怪因有考古发掘资料,山东龙山文化玉器面貌基本淸晰。仴这位先生小册子所展示的形形色色

4、的玉器与龙山文化玉器毫不沾边。譬如4件动物形佩,既缺乏时代特征,又无龙山神韵,造型不伦不类,孔眼也钻的不是地方。翻开中国玉器图谱,从红山到龙山,自夏商至秦汉,找不到这类动物的踪影。再如玉人“雌雄双配”,这对头重脚轻的一男一女,嬉皮笑脸,祌态轻浮,难道这些充其量不过为地摊级的东西,会是大雅的龙山精品?2、沁色乱七八糟展品的沁色或青或白,或红或黄,或深或浅,或有或无,极为混乱。该先生在《前言》屮说:出土玉器的地方“每逢雨季,沟壑屮水的颜色发黄,很多玉器带有这种颜色,便是由于钙化后吸收土壤中矿物质颜色

5、所致”。而在2004年11月雅昌艺术论坛中,面对网友对玉器颜色为何发红的质疑时,此人的回答是:“因为当地是丘陵地带,土质干燥为红色,因为地温地湿的原因,出现红色。”一会儿是红,一会儿是黄,此“科学”论断如何令人信服?3、面世数量巨人在该展览中,仅仅“精品玉器”就达200件之多,让人惊讶不已。一雅昌网友留言道:“先生真是高手啊!仅用三四年时间就收藏200多块龙山玉器精品,可见不是一般程度,的确是高手!”殊不知,该先生几年来陆续卖出的这类玉器的数量岂止200件!该先生每隔一段时间就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

6、批,然后发到网上展示,其在或红或黄的土壤屮发掘龙山玉器的速度,可谓祌速。4、“精品”每每雷同在该先生收藏的“精品”中,造型雷同的大器很多,仅玉覆面就有几套,除了宣传册页的一套之外,笔者还在其网页屮发现了2005年4月发表的一套。另外,在其他“精品”种类中,同类型的器物也一套一套、一堆一堆的,应有尽有,且用不了多久,新的器形又出现了。5、出土地点可疑该先生在册页《前言》屮称;“本人藏品系出自山东南部临沂、藤县一带,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几年了,对这一惊天动地的文化大发现,我们的文化部门至今竟蒙在鼓

7、里!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人家像刨地瓜一样挖出了一茬又一茬、一窝又一窝的高古玉器,这么大的动静,文化部门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另外,裾说这些东西已经不止一次地经过了国A顶级专家和包括碳十四在内的精密仪器的鉴定,结论是真品。那么,鉴定结论何在呢?言之凿凿的文化发源地的证据何在呢?本人才疏学浅,上述观点可能存在谬误。若历史真的证明此类玉器的确为继红山、良渚、大汶口、龙山等文化之后的重要发现,并具备重新改写中国古代玉器史的划时代意义,那么,我将心服口服,无比欣慰。不过,如果历史证明这场龙山文化玉器大发现的真

8、实情节不过是一场闹剧和欺诈行为,那就另当别论了。编后语:近年收藏市场火热,体现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鱼龙混杂,真伪并出。王信堂先生的文章对所谓的“山东龙山文化精品玉器”提出不同看法,希望浄化市场,规范收藏行为,值得赞扬。当然,王先生的说法只是一家言,我们希望被批评者进行反批评,也欢迎玉器收藏者参与讨论。我们提倡裾理力争,反对威胁与谩骂。责编一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