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

ID:28304367

大小:7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_第1页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_第2页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_第3页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_第4页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准战略要径走出就业“寒冬”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失业率上升,是去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困扰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而今惊蛰将至,大地回暖,但全球经济衰退的寒流尚在,就业的冬天一时仍难以远去。在“保增长”成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工作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保就业”任务尤为紧迫,因为扩大消费是本轮促增长的重要途径,而获得持续稳定的劳动收入是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首要前提。世界经济危机阴影下的中国就业难题实际上,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就业形势一直风平浪静。有数据显示

2、,前10个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020万人,提前实现了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预定目标。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用工荒”现象甚至似乎预示着劳动力供给的某种不足。然而,进入10月份后形势急转直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应的逐步传导和显现,东部地区的沿海外向型中小企业大量倒闭。据国务院一位官员介绍,去年全国有67万家小企业倒闭,直接导致了670万人失业。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大多是农民工,他们失业后多数选择返回家乡,于是形成了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农民工返乡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到口月底已有485万农民工

3、返乡,进入12月之后仅河南省返乡农民工就达到了377万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有调查显示,到去年12月初,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3000多万农民工返乡,其中有50%是提前回去的,这50%中又大概有40%到50%是由于就业问题提前返回的。给今年就业安排造成压力的另一支大军是大学毕业生。截至2008年年底,当年毕业的559万名大学生中预计有150万找不到工作。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0万,其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将占1/4。几年的数字相累加,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无疑比以前更为趋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于法鸣

4、司长表示,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一部分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建劳动力,另一部分是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300多万人需要待业安置。但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中央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新增就业目标减少了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调高了0.1个百分点。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本轮失业大潮成

5、因不同主体各异在经济学中,失业由成因不同被划分为三类: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受经济周期影响,由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或者市场组织不健全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动,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导致的失业。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一种随时都存在的自然性失业,既无法避免,也不必担心。至于周期性失业,一旦经济出现复苏,企业恢复生机,就业人数就会增加,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在失业这一问题上,政府的责任只在振兴

6、经济,实现繁荣。但就我国而言,问题并非这么简单。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因素的存在,加之农村人口众多,市场经济不发达,人力资源流动渠道不够畅通,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问题也都是必须由政府出面通盘考虑,才能化解的问题。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轮周期性失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来复苏经济便可解决周期性失业。但在我国,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周期性失业很可能会逐渐向另外两种类型转化,进而由短期失业变成长期问题。因此,除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保证增长来保证短期就业率以外,还应当立足长远,从多角度入

7、手破解就业难题。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促进就业的有力举措,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央强力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除此以外,各地政府出台了以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不裁员、为安置下岗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提供贴息、对参加失业保险且短期内能恢复生产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工资性补贴等举措。这些鼓励就业的财政政策,对于上下一心共度时艰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特点和人口结构决定了,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才是我们将长期与之斗争的对象,根治就业问题必须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相结合。如单

8、纯为解决就业而解决就业,很容易出现“暂时就业”、“短期就业”等缺乏质量的就业。大约10年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曾出现大批国企职工下岗。当时国家采取各类措施,成功渡过了难关。如今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