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

ID:28388251

大小:301.3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09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_第1页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_第2页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_第3页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_第4页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点:首先,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商事纠纷的日益复杂,运用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弊端日益显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人们便将上诉几种方式进行一定的融合,趋利避害,发挥它们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便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下简称ADR)中的混合程序。微型法庭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它融合了诉讼、协商和调节这三种模式,适用起来更加灵活、迅速,体现了ADR的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对微型法庭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中作用的论述,了解微型法庭在纠纷解决中的

2、正面价值。微型法庭利用自身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对司法和诉讼进行补偏救弊。在运用微型法庭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资源,节约社会和当事人的成本,趋利避害,相对迅速、低廉、简便地解决纠纷。再次,加深对微型法庭在商事纠纷解决中地位的认识。微型法庭属于ADR的一种方式,具有ADR的普遍特征和优点,然而,与其它的ADR方式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本论文通过对微型法庭和仲裁、调解的比较,使人们对微型法庭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的地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通过对微型法庭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作用的论述,希望能对

3、我国利用ADR资源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有所启示。我国利用调解解决纠纷有着古老的传统,古代的各种行业协会便是各行业的纠纷调解机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逐渐采用了仲裁这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两种方式在解决我国与他国的的商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与他国商事交往的日益密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外引起的商事纠纷也越来越多,现有的解决纠纷的机制难以满足需要。我国现阶段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非纠纷解决资源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种类单一,机制单调。我国现在的非诉讼解决

4、机制主要是调解和仲裁两种方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二是适用范围有限,大大限制了非诉机制的适用。比如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了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它财产纠纷。微型法庭在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中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首先,微型法庭这种尚未引起我国重视的非诉争议解决机制,对于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有着独特的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该加强非诉机制的多元化研究,不能拘泥于调解和仲裁两种形式。其次,扩大非诉机制的应用范围,以全面发挥非诉机制在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中的作用。2------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

5、.1国内研究现状最近几年,国内兴起了ADR研究之风,各种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使我们对ADR的争端解决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国内的研究现阶段还只限于ADR的一般性研究,并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调解和仲裁,对其它形式的ADR研究只是附带提及,通常只是作一般性的介绍,专著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对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范愉教授曾做过系统的研究,他所著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是一本系统论述ADR纠纷解决方式的专著。该书通过对世界各国现行的各种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所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而且还对现

6、代社会中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和自主化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且该书还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性、现实性和可行性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证,同时也对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的法制化以及同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析。在此基础上,该书作者对构建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自己初步的设想和预测。总的来说,该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但该书对微型法庭的论述较为简略。另外,范愉教授还对此问题专门写了《ADR的原理与实务》一书。当然,国内还有其它学者也做过有关研究,此类专著还有李双元

7、教授主编的《市场经济与当代国际私法趋同化问题研究》、谢石松所著的《国际民商事纠纷的法律解决程序》、王生长的《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唐荣曼、王功义主编的《中国、澳大利亚:纠纷解决替代机制与现代法治研讨会论文集》、齐树洁主编的《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刘荣军的《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等。另外,还有齐树洁、林建文主编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王淑贤所著的《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林一飞所著的《ADR和法院的结合——美国的法律与实务》、章武生所著《民事简易程序研究》以及《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

8、》、沈恒斌所著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等相关的著作。总之,这些专著总论性比较强,对ADR具体方式的论述比较少。不过,在王贵国先生所著的《国际投资法》一书中的第十三章中有一节对微型法庭程序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在该节中王教授对微型法庭的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利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微型法庭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中的优势。可能由于文章结构的原因,作者并未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不能不说这是本书的一个遗憾。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论文也有很多,代表性的主要有袁泉、郭玉军所写的《ADR——西方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