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ID:28415063

大小:5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_第1页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_第2页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邓仰光(乌鲁木齐市六十八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一堂好的物理课,从开头到结尾,师生双方都应处在积极的状态,充分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重视了课的导入,教学过程组织的也很好,但结尾却草草收场,显得有点虎头蛇尾,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以为:根据课堂类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牛实际情况设计巧妙的课堂结尾,可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仍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消化、巩固和深化知识,而且还可以为后续教学做好不要的准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的结

2、尾。1.设计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原则1.1灵活多变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各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也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所以,教师要灵活多变地选择最优方法,也可以把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讲究实效,防止总是使用固定的、单一的形式,使学牛感到枯燥乏味。1.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活动中无沦怎样结尾,都必须把启发学牛思维,调动学牛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作用,才能发挥结尾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3内容求准,手段求新的原则在这里“准”指的是结尾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所用资料的普及,要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视听手段的作用,并不断创造和总结

3、结尾的新形式,新方法。2.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常用方法2.1总结概括法:总结概括,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营.结,使学£1:头脑的知识由分散到集中,有无序到有序,形成知识“小系统”。所用,在课堂结尾吋,我们可以利用提问、讨论、简洁叙述、填写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突出重点,强化记忆,让学生对整堂课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这种课堂结尾,-•般用于新知识密度大的课堂小结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授课。当然,采用总结概括法开始有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随着知识的增长,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了,还可以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帮助补充完善,使学生在

4、系统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2.2设置悬念法:“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生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临近结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下节内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为继续教学做准备。2.3首尾呼叫法:有些课是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课题,这样简洁明快,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悬而未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极人地挫伤。因此,课堂结尾吋,应指导学生用新学的知识消除引课时的悬念,使导入和结尾互相呼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享受到运用新知识的乐趣和心理满足。女

5、小在讲到:人造卫星“时,若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我国的同步卫星,为什么不发射在北京的上空,而在印度尼西亚的上空?这不是舍近求远吗?学生都觉得很新奇,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分析研究天体运动的规律,在结尾吋又分析了同步卫星的运动情况。总结出同步卫星为什么不在北京上空的原因。这样首尾呼应效果很好。2.4寓教于乐法:寓教于乐是指通过生动活拨,富有情趣的形式结束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结尾吋,紧密配合本节的教学内容演示有趣的小实验,做一两个简单有趣物理游戏;组织智力竞赛;猜物理谜语等,让学生在娱乐中动脑求知,在求知中娱乐,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5练习巩固发:有些物理概念的引出,

6、定律的建立并非难事。而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地运用却非易事。练习巩固就是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某些知识时常出现混淆是非的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解题练习。在新课结尾吋,通过提问、板演、操作、小测验等手段实施训练,以达到完善、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及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信息,把准学生的“脉搏”,以利调控和把握教学进程。2.6讨论理解法: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有关的问题,在师生I、自J或学生间展开对话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和兴

7、趣,敏捷、细致、情感等多种非智力品种。例如,为了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课掌结尾时,可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下列说法那个对?那个不对?为什么?①物体的速度大,它的加速度越人。②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③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④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它的加速度越人。⑤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不过要注意,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予以总结,得出明确的结论。物体课堂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只有这样,才会在备课时自觉地精心设计,上课时认真实施,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收稿日期: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