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期末复习资料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

ID:28419981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0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诉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期末总结复习1.刑法的概念(选择题):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含义?简答题刑法的基本原则(选择题):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含义(选择题):形式侧面(成文法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禁止绝对不定期刑)实质侧面(合理性,明确性,人道性)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含义。我国刑法第4条明文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对任何人,只要他没有违反刑法,都平等地受到刑法的保护。(2)任何

2、人犯罪后,无论其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都应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而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不受刑事制裁的特权。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刑罚与罪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一)在立法上,立法者应主要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来规定法定刑,侧重一般预防,兼顾人身危险性。(二)在量刑时,法官既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同时也要考虑人身危险性来裁量刑罚。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般预防。(三)在执行时,主要考虑人身危险性,侧重特殊预防。3.刑法的空间效力(重点

3、)及属人属地的判断:简答题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所要解决的是刑法在什么地方对哪些人适用的问题,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一)属地原则(二)属人原则(三)保护管辖原则(四)普遍管辖原则(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我国的船舶或航空器。(2)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其他法律的“特别规定”(1)《刑法》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4、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不适用中国大陆刑法。(3)《刑法》第90条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4)《刑法》施行后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二)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1、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2、其他一般公民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不予追究。4.犯罪的一般特征(选择题)?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犯罪概念。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刑法所禁止的行

5、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5犯罪构成要件(选择题)?客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犯罪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6犯罪客体的概念(名词解释)?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7.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简答题)在人的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为→不当为而为之1、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2、

6、从表现形式上看,作为是积极的身体活动。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看,作为直接违反了禁止性刑法规范。不作为→当为而不为之1、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义务。它是与作为相对应的另一基本形式。2、从表现形式上看,不作为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规范违反的法律性质上看,不作为不仅违反了禁止性罪刑规范,而且还违反了某种命令性法律规范。不作为犯罪具备的客观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作为义务)。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结合行为人的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进行判断。3)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

7、了危害结果。8.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及阶段划分(选择题)?1)不满14周岁: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一)完全责任能力: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二)完全无责任能力:一是不满14周岁的幼年人;二是因精神障碍完全丧失了辨认与控制能力的人。(三)减轻责任能力:一是已满14周

8、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是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犯罪主观要件(重点)简答题判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成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