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

ID:28420999

大小:75.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_第1页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_第2页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_第3页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_第4页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论析【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论文摘要】目前,工作倦怠感逐渐成为影响员工工作与生活和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组织预防和干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一、工作倦怠研究回顾工作倦怠,jObburnOut,也称职业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工作倦怠是指某些工作者在长期压力下,由于个人感知到的资源和现实要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个人资源持续消耗,从而引发的一种身心消极的心理与行为症状。研

2、究表明,工作倦怠对个人、组织、家庭和社会都有很大的负性影响。工作倦怠会使个体诱发和产生一系列压抑、焦虑、低自尊、头疼、失眠、肠胃功能失调等负面的心理症状和身心疾病;对组织而言,工作倦怠会诱发和产生缺勤、高员工流动率、工作效率低下、高离职意向和消极怠工等现象;对家庭和社会而言,高工作倦怠个体倾向于减少社会交往、疏远朋友和家人,有时甚至会产生攻击他人和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工作倦怠已成为美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议上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工作倦怠最初是由美国学者fteudenberger于1974年问提出,用来描述

3、专业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上所引发的身体与情绪耗竭现象。之后,产生了关于工作倦怠的许多定义。Maslach和Jacks0n(1981,1986)最早用三维度模型对工作倦怠做了操作性定义,他们认为工作倦怠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的与个人压力有关的一种心理上的综合病症,主要有3方面的表现:情绪耗竭(EmOt^nla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PersOnalAccOmplishment)o后来Maslach对其不断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概念也包括三个维度:耗竭(ExhaustiOn),消

4、极怠慢(Cymeism)以及职业效能感低落(DecreasedPrOfessiOnalself—efifea-cy)(Maslachetal,XX)。Maslach对工作倦怠所作的三维度定义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并得到了最广泛应用。国内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还处于引进阶段,现有的文献基本上都是简单的理论介绍,有关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并且多集中在台湾和香港。而且,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医护人员,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少之又少,除国内学者李超平、时勘以及台湾的崔来意等人做过一些研究之外,很少有国内学者对企业员工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与

5、员工满意度的关系,对于组织采取措施降低员工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降低人员流失,具有积极意义。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企业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抽取样本,主要通过书面问卷和网络电子版问卷进行。本研究正式施测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83份,回收率97%,有效率97.3%。其中,男性168人,女性115人;30岁以下人数最多,共占74.2,46岁以上的人数最少;未婚者占199人,已婚81人,其他3人;教育程度方面,本科生占48.4,大专学历占28.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3%。2

6、.研究工具(1)工作倦怠量表。研究工具采Msalach等人编制的MBI—GS量表,经预试,最终问卷共15题,分为3个纬度:耗竭,消极怠慢以及职业效能感低落,这与李超平,时勘(XX)第一次在国内使用和修订MBI—GS量表结论相同。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工作倦怠分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得出耗竭、职业效能感低落和消极怠慢3个因子,各因素解释百分比分别为27.452%、25.486%和20.163%,三个因素共解释73.102的变异。本次调查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13,耗竭、职业效能感低落和消极怠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4,0.855和0.8

7、69。(2)工作满意度问卷。根据对工作满意度的理解,编制工作满意度问卷,经预试,正式问卷共5题,采用5点计分,依次为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一直如此,依次分别计1,2,3,4,5分。分数越高,对工作越满意。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得到单因子结构,该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53.621%,5个项目的同质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659,量表结构效度和同质信度一般,能够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三、结论1、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状况通过调查结果,可发现在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三个变量中,耗竭的平均数为14.5886

8、,标准差为4.15593,消极怠慢的平均数为11.7562,职业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