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

ID:28622592

大小:12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认识比》教学设计_第1页
《认识比》教学设计_第2页
《认识比》教学设计_第3页
《认识比》教学设计_第4页
《认识比》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发现的乐趣与数学的美。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掌握求比值的方

2、法。教学难点: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课型:新授课教法: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1,初步认识比(一)复习导入1、课件呈现例1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牛奶和3杯果汁。(1)师:提问:“如果将果汁的杯数与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可以怎样表示这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2)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

3、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3)导入:其实,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说法,可以用"比"来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比的认识)2、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8页图下面的一段话。想一想“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还可以怎么说?(二)认识比:1、初步认识比(1)指名介绍:还可以怎样来说?“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

4、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3)通过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结合学生交流,认识比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2、教学比的读写师:在数学中,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看:2比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比”,它有点象什么符号呀?但在数学中,它的名字叫做“比号”,比号的位置应该写在两个数的中间,最后写上3。3比2怎么写?(请跟老师一起书空)3.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师:刚刚我们说到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叫做比号。那在比号前面的数就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就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比号后项)师:谁来

5、说一说3︰2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在2︰3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项?3是比的什么项?(三)认识比是有序概念1、认识比是有序的概念师:同学们想一想,在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2,而在3︰2这个比中,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生交流讨论)2、归纳: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比,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同类

6、量可以用比来表示,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3、反馈练习:(初步感受比的意义)(1)教学“试一试1”:师:请问“我们班男生~人,女生~人”怎样用分数表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关系?怎样用比表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关系?怎样用比表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分别与总人数的关系?(2)教学“试一试2”,①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课件呈现“试一试2”)②师:图1表示在配制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蓝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

7、示加进的水)问:如果把溶液中的洗洁液看作一份,那么水可以看作几份?1:8表示什么?是谁与谁的比?③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分数和倍数来表示。)(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4、小结:要写一个数量与另一数量的比是几比几,只要看这两个数量分别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比几。5、师:在配置相同重量的溶液时,里面洗洁液含量越多说明它的浓度就越高。你知道几号溶液的浓度最高吗?[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参

8、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男女生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既有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二、教学例2,理解比的意义(一)谈话导入:1、师:刚才我们用比表示了同类数量“果汁和牛奶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2、课件出示例2:走一段900米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小兰用了20分。(1)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看到这些条件,你能求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