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ID:28736581

大小:11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

2、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

3、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4、有感情地兰度课文。体会璀璨的名珠。四、课时安排:21、古诗两首               2课时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2523、魅力的小兴安岭         2课时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课时语文园地六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4、                3课时预习提纲导语: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作者们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也快来读读课文吧,看你有哪些感受呢?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及“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习作”内容是,“宽带网”是让我们搜集.25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  2.能有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能背诵。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能正确书写“断、楚、孤、帆”等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学会

5、有韵味地朗读两首诗歌,并能背诵课文。  2.体验诗句中所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教学难点:  1.体验诗句中所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2.能体会到“相对出”“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中动词用的精到之处,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课文重点:两首诗歌朗读训练点:两首诗歌读说结合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教学准备:预习提纲 导语: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和苏轼诗中的祖国风光吧!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3.抄写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4.根据

6、自己的理解或注释解释下列词语。楚江孤帆潋滟空蒙奇5.读课文,回答问题。(1)自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的意思是:(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代诗人()写的一首描写()美景的诗。(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的意思是:6.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课文中做好标记)。25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整体通读。  这个单元,我们要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这节课,我们先跟随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板书课题:古诗两首。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

7、古诗。(课件出示两首古诗)  指名两位学生各读一首古诗,帮助正音。注意:“潋滟、亦、妆”的读音。  二、精读《望天门山》  (一)、天门山在哪儿呢?自己打开书本再读一读,可以在诗句中找答案,还可以在下面的注释中找一找。  在船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学生再读古诗,同桌交流讨论。  2教师侧重引导学生说具体:  (1)景物:天门山、长江水、孤帆、太阳。  随机指导识记“孤”和“帆”。  (2)景物怎么样:通过“断”“开”“出”“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